“一個人,攜一支筆,憑一雙腳丫子,20多年多少萬公里,從木蘭溪畔出發,又重新抵達這個變樣地方……”這是陳文龍寫給自己的話。1993年,他開啟“美麗中國”萬里游學寫生之旅,20多年來足跡遍及全國1700多個城市的名山大川及山野古跡,現場對景創作中國焦墨山水畫《美麗中國》萬里行系列生態作品。
陳文龍并未流連于祖國大好河山,最近一年的時間里,他畫風一轉,開始用畫筆寫鄉愁。晨風中、夜幕下的蘭溪兩岸,經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同一個立足點、同一個角度,不同時間,不一樣的風景。他的創作常常從華燈初上一直持續到次日凌晨,晨雞報曉。因為陳文龍知道:孕育一幅精品,不下一番苦功夫如何能得。勤奮的他于是繪就了新蘭溪百景圖。
百景圖是陳文龍心靈深處最真實的情感呈現,是他內心狂奔的歡唱。不喜歡重復昨天的自己,也不喜歡生搬硬套別人的模式,創新不止的他在這一系列作品中探索新畫法,并邀來好友配詩。“薄暮汀州白鷺清,良風如約逸懷生,鄉情治筆多慷慨,執念如山大夢成。”陳文龍的畫引來了許多知音,這是詩人余永東為他的畫作《武帝廟》配的詩。
年過45歲,陳文龍對人生的思考也更多了,更能靜心創作,而且創作的作品大多貼近大自然。他認為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貼近自然也許就是一種接地氣的方式,他的畫作從里到外,思想性增加了很多。
周末,時間充裕時,陳文龍還會跋山涉水,驅車前往山村,描繪美麗鄉村。仙游百分之八十的山山水水他都到達過。走進鄉村,他看到的是優美的景色、富有底蘊的人文環境,還能真切感受到美麗鄉村建設,感受到山村百姓對新生活充滿的希望。他輕輕提起畫筆,靜靜記錄,依然是焦墨畫,依然是簡單的用色,他說自己不要人夸好顏色,愿留清氣在凡間。
現在他的作品里不再只有山水,還有了煙火的氣息。“從美麗中國行到美麗家鄉再到美麗鄉村,可以說處處是風景。現在我畫山水也畫城市,因為我認為城市也是山水的一部分。”陳文龍對生活的理解漸漸不一樣。他開始嘗試用斑駁、做舊的畫法來表達,韻味深沉。
陳文龍用畫筆讓觀者從蘭溪兩岸變化看仙游人生活的變化。下一步,他還有美麗仙游百景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