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記憶”除了影視和歌曲還不曾有過認真的思考,根據省考作文提示,我賦予它的意思是:一個單位在一個時期中值得驕傲的共同點。 記得我還是“教研員”的時候就百思不得其解: 僑中一直是仙游中等教育陣營里面第二梯隊的領頭羊,但是在生源質量方面,由于諸多不可名狀和不好言說的原因,在中招時,卻一直立正于“三流”的位置上,明顯低于“第二梯隊”的各個中學,而且拉開的檔次很大。但經過三年的努力,高考的成績,不僅依舊是二梯隊的領頭羊,有時還會超越“第一陣營”成為“高考狀元”。 那時候我曾想做一個課題研究研究,但我還是一個空想主義者。 這次來僑中替課,遭遇了省考“共同記憶”又一次喚醒了我一探僑中為什么能取得如此驕人高考成績的欲望。 那么“僑中的共同記憶”是什么呢? 僑中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農村中學,我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之處。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節下課,校園里響起紅歌——《東方紅》,這是我唱著它長大、變老的。熟悉的歌詞和旋律,勾起我的種種思考…… 第二天依然《東方紅》,第三天還是《東方紅》,直至現在,天天《東方紅》。 一所學校唱唱《東方紅》不足為怪,天天《東方紅》恐怕就十分罕見了吧? 這不會是某個人的即興之作,也不會是某位領導的個人喜好! 作為教育的圣地,用毛澤東、共產黨來教育學生,不是僑中辦學育人的首創。 當然用建立新中國來類比建立如同新中國的新僑中也未必是什么異類。 即使在你所能想象到的各個領域都來類比,也全不為過: 一所學校,有如此膽魄,如此“鴻鵠之志”也是應該點贊的! 毛澤東、共產黨所取得的成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偉大,聯想到我們的僑中,不也正是如此嗎?有人說,仙游一中是全仙游的一中,而僑中是仙游廣袤農村的“仙游一中”。這不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偉大成就嗎?這不足以證明僑中一茬又一茬的班子“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嗎? 僑中的班子和老師要像毛主席愛人民一樣地愛學生; 僑中的班子和老師要像大救星一樣地用德智體來成就一代新人; 僑中的班子和老師要像帶路人一樣把僑中莘莘學子帶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毛澤東酷愛閱讀,一生沉浸書海,至死不渝。這作為僑中人的榜樣來孜孜追求,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會是肯定的回答。 僑中的師生不僅僅在學業上取齊于毛澤東,在教學管理,在為人做事,在思想思維的方方面面都在向著偉人的方向努力、發展! 我雖然不是僑中人,但我想:當僑中人回憶起他們僑中生涯的時候,一定會為這首常唱常新,激勵鼓舞著成千上萬僑中人創造偉大業績的《東方紅》! 正是這曲《東方紅》解開了我多年的謎團; 正是這曲《東方紅》成了僑中人最美好的共同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