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賴店鎮黨委政府利用社會治理網格化中心平臺,不斷延伸各種功能服務,以立體化防控、多元化調解、網格化管理和落實綜治責任的“三化一龍頭”為重要抓手,打造基層綜合服務管理新體系,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在2016年底全市綜治“三率”測評中,該鎮群眾安全感率達99.48%,位居全市第3名;2017年上半年全市綜治“三率”測評中,該鎮群眾安全感率達99.16%,并列全市第5名。并連續4季度在安全區創建中榮獲3星;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級一類平安鄉鎮。立體化防控 天眼聯動保平安

僑中門前無人報警桿

天眼聯動
日前,賴店鎮某學校教師宿舍遭竊,被盜金器價值2萬余元。賴店派出所辦案民警以案發現場為中心,開展調查走訪,調取監控錄像以確定案發時間,同時調取城區各路段卡口案發后時間段監控錄像,以確定嫌犯逃竄方向。
不到30個小時,警方成功將入校盜竊嫌犯朱某抓獲歸案,從藏匿點及銷贓處追回全部被盜金器。案件迅速告破,得益于賴店鎮該鎮建設的“天眼聯動”立體防控指揮平臺。
為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強化治安防控的無縫對接,賴店鎮投入50多萬元在賴店派出所建設“天眼聯動”立體防控指揮平臺,配備專業技防人員,實行值班、接警、調度、巡邏一體化,形成全覆蓋的立體防控體系。
走進賴店派出所社會治理網格化中心,由大屏幕液晶顯示器組成的監控平臺出現在記者眼前。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視頻監控的實時畫面,在操作下,高清攝像頭可以實現360度旋轉,還可以拉近20倍,畫面依然清晰可辨。在畫面中,別說是路上汽車的號牌、行人的體態,就連行人的五官、表情都清清楚楚。
截至目前,該鎮已建成平安村居、平安學校、平安企業、平安市場4個管理系統,對村居、單位原有的視頻監控進行升級,與指揮平臺聯網。全鎮有高清警用視頻監控探頭930個,與478個農村監控探頭無縫對接,這些探頭覆蓋了主干道、背街小巷和治安重點區域,形成了一張社會治安監控“天網”。
通過這張“天網”,警方能夠第一時間掌握現場情況,調取視頻資料,對研判警情、偵破案件有著巨大的幫助。同時,平臺管理員24小時在監控上巡查,如果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通知路面巡邏人員進行處理。
“天眼聯動”立體防控是服務偵查打擊、震懾違法犯罪的有效途徑,同時在創新社會管理、服務群眾方面也發揮作用。不久前的一個下午,賴店鎮某小區住戶劉先生在外出時,5歲兒子不慎走丟,四處尋找無果。劉先生向警方報案后,視頻查找手立即調取事發地點附近監控,通過視頻倒查、軌跡追蹤,不到一個小時,就鎖定了劉先生兒子的去向和落腳點,把他找了回來。
“‘天眼聯動’立體防控,是為違法犯罪分子編織的天羅地網,讓罪惡無處遁形,也是為人民群眾構造的守護之網,讓百姓安居樂業。”采訪中,賴店鎮黨委副書記陳開喜如是說。
多元化調解 基層維穩促和諧


聯合調解

以案示法
“調解糾紛真有一套,好多無法解決的‘燙手山芋’,硬是讓他們給‘啃’下來了。”在賴店鎮,一提到人民調解員,當地居民無不交口稱贊。他們是鄉間“和事佬”,總是第一時間將矛盾糾紛現場,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調出了一團和氣,調成了一派和諧。 賴店鎮中心村下轄賴店、土山、岐山三個連片行政村,不僅是賴店鎮集鎮區和學校、企業、商戶集中地,又是當地最大的農貿市場所在地,攤位糾紛、買賣矛盾時有發生。為實現該片區安定穩定,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賴店鎮中心村聯合調解室因此應運而生。
賴店鎮中心村聯合調解室共設置了7名專職調解員,由業務熟、威望高、責任心強的村干部和退休老同志組成,許多群眾會在第一時間選擇找他們化解糾紛。退休干部顏啟棟是該調解室主任,具有多年農村基層調解經驗,他說,調解室成立不到一個月,就成功調解15起糾紛。前不久及時勸阻了一起群毆事件,讓他記憶猶新。
原來,傅某、林某在賴店農貿市場附近觀看商業演出時,因口角發生沖突,造成傅某左手骨裂傷。雙方矛盾加劇,各糾集了十幾人,情緒激動,眼看就要動手。顏啟棟立即帶領兩名調解員趕到現場勸解,及時避免了沖突,將傷者送往醫院。隨后,他來回奔波勸解,苦口婆心地給雙方做思想工作。這一調解就是兩天,最終林某答應給傅某賠償,雙方握手言和。 賴店鎮是我縣工業重鎮,轄區近200多家大中小企業,主要經營制鞋、電子、仿古家具、建材等。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勞動關系、征地拆遷、勞動爭議等各類新型社會矛盾糾紛不斷涌現。為構筑維穩第一道防線,2015年6月,該鎮整合轄區內企業資源,在凱豐里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廠區內設立企業家聯合調解工作室。
該工作室是企業家、社會名人參與,調解民間重大矛盾糾紛、疑難復雜糾紛、及企業之間矛盾糾紛的群眾性組織。為更好地推進工作室開展調解工作,同時成立企業家聯合調解工作室矛盾糾紛化解基金會,由參加的企業家及其企業自愿捐助,目前凱豐里、海宏、凱運、康輝、新協勝、華寶等16家企業共同參與,共募集化解矛盾基金46萬元。
據悉,賴店鎮充分發揮司法資源和社會名人效應,人民調解工作亮點紛呈。司法調解、公調對接、“三埔三聯”服務中心、中心調解室、個人調解室……構建和完善了多元化大調解工作格局。
網格化管理 延伸服務惠民生

網格員入戶訪民情

網格員發現險情立即上報排解
5月28日,賴店鎮溪埔村網格巡邏員在日常巡邏時,在溪埔村上洋宮發現一個甕內藏有黑火藥。賴店派出所接警后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據了解,這些火藥乃戰爭時期遺留下來,共118公斤。隨后,警方將這批黑火藥進行安全處理。
自從賴店鎮網格員隊伍上崗以來,像這樣事例還有很多。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帶著工作牌,手拿筆記本、照相機的網格員穿梭其間。他們頭頂烈日,或沿街巡查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或挨家走訪登記商鋪信息。
賴店鎮啟動網格化建設工作以來,將全鎮劃分為48個網格,配齊網格隊伍,其中網格員信息員48名,網格巡邏員24名。記者看到,網格化數據系統中,除了常住人口信息、流動人口信息、特殊人員信息、商家店鋪信息等,還將涉及民生的社會治安、糾紛調處、環境衛生、安全生產、城市管理、便民服務等事項統一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內容。
據了解,網格員每天在各自的網格內開展巡查,他們配備了與平臺對接的專用手機,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和群眾投訴事項進行拍照,并實時上傳事項種類和處理結果。同時,加強對轄區內環境衛生、污水排放、畜禽養殖、“兩違”整治等工作的日常監督,及時發現和制止環境違法行為,并上報網格平臺流轉給相關職能部門解決。
前段時間持續強降雨,導致岐山村壩頭有部分村民房屋被淹,網格員鄭玉尾巡查中發現后,立即上報,并冒雨入戶了解情況。原來,當地有一條小溪,河道過窄不利于排洪,導致下游村民家出現積水。賴店鎮組織人員,安排機械對河道進行拓寬,網格員對該工程全程跟蹤,并將進展情況及時匯報給鎮網格化中心。在各方努力下,這一安全隱患被及時消除。
此外,該鎮在轄區19個村全部設立網格站,與鎮網格平臺對接,依據網格管理員采集、網格信息員錄入的實時動態信息,對各種涉農惠農項目和公共服務事項實行“村級前臺受理、部門后臺辦理、村級前臺回復”,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從過去坐等群眾上門轉變為主動靠前服務。
常態化巡邏 治安防控無死角

夜間巡邏

提高路面見警率
當夜幕降臨時,20多部警用巡邏車、摩托車在賴店鎮政府集合,隨著現場指揮員一聲令下,聲勢浩大的夜間治安大巡邏活動隨之啟動。 “一路上警笛嘹亮、警燈閃爍,提高了路面的‘見警率’,極大地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賴店鎮綜治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巡邏員由鎮黨政領導帶隊,整合鎮村干部、民警、網格巡邏員隊伍,負責治安防控、及時接處警以及接受群眾求助。
據了解,巡邏隊采用徒步巡邏與機動車巡邏相結合、巡邏與蹲守相結合、設卡定點盤查與隨機盤查相結合的方式,分逐街逐巷排查治安隱患,一旦有不安全因素和治安狀況將及時處理報告。與此同時,各村聯防隊、網格員也在各自轄區村道上開展巡邏,形成上下聯動、群防群治大聯防體系。
在賴店鎮農貿市場開店多年的傅先生,對前幾天看到的巡邏隊當場抓獲一名小偷的事件記憶猶新,他對賴店的綜治平安工作由衷地感到滿意。“現在群眾有事叫一聲,村干部、派出所民警都會及時趕來。”傅先生如是說。
為提升治安防控水平,該鎮還在集鎮區、學校、農貿市場等人員聚集區設置多根無人值守報警桿。該報警桿是一種緊急求助的報警立柱,實現監控與報警有機結合。報警桿頂部設有360度無盲區探頭,實行24小時監控。報警時,報警桿上警燈閃爍、警笛長鳴,有效震懾犯罪分子;指揮平臺可及時收到報警桿前的現場圖像,實時與現場通話,掌握現場情況。報警事件處理完畢后,可通過平臺錄入報警信息,方便調閱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