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氣功是在繼承中國傳統養生功法基礎上,融入現代科學健身理念編創的。2017年11月16日,中國健身氣功協會武夷山國際養生基地授牌儀式在武夷山市中華武夷茶博園舉行,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主任常建平宣讀批文并為武夷山市授牌。健身氣功武夷山基地的授牌,意味著“雙世遺產地”武夷山有了名副其實的養生旅游載體。該基地也是國家體育總局設立的全國首家健身氣功國際養生基地。 武夷山——打造養生旅游金字招牌 2017年11月20—21日,福建省全民健身運動會健身氣功站點聯賽總決賽在武夷山市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23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這是該市中國健身氣功武夷山國際養生基地授牌后舉辦的第一項健身氣功賽事活動。 中國健身氣功武夷山國際養生基地是中國健身氣功協會在武夷山市開展以健身氣功為主題的各類賽事、科研和國內、國際交流活動的平臺,由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會同福建省體育局共同監管。據了解,該基地將依托中華武夷茶博園景區和武夷山市健身氣功協會,由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將發揮武夷山豐富的旅游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完善的旅游服務設施等優勢,營造“健身氣功養生勝地”的文化氛圍,設計并推出“旅游+健身氣功”養生度假旅游產品,探索“旅游+健身氣功”模式,廣泛開展市場推廣活動,打造體育旅游新產品,培育旅游新業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體育養生文化,促進健身氣功的國際交流,推動健身氣功項目與武夷山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武夷山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武夷山養生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 據武夷山市政協副主席余澤嵐介紹,健身氣功協會武夷山國際養生基地設立后,武夷山今年將全面推出以健身氣功為主題,以武夷山的山、水、茶、空氣、彭祖養生等特色資源為載體的健身養生旅游產品和旅游線路,推動養生旅游產業發展,讓武夷山真正成為中國健身氣功習練中心、培訓中心、養生中心、國際交流中心,打造武夷山養生旅游金字招牌。 “我們旅行社也將積極參與健身氣功旅游經營活動,面向國內外市場,面向中老年人,特別在產品設計和包裝上創新機制,通過互聯網+旅行社組團,把健身氣功養生旅游作為一個抓手,積極打造武夷山‘彭祖養生地’旅游新品牌。”武夷山康輝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陳琪對健身氣功協會武夷山國際養生基地設立后的發展前景也非常看好。 健身氣功——絕配碧水丹山之美 今年56歲的朱旺財,去年秋天聽說武夷山有十大吸氧點健身氣功之旅,長期習練健身氣功的他,迫不及待請了年假攜家人乘坐動車趕往武夷山,感受濃濃的習練健身氣功氛圍,在武夷山碧水丹山間調身、調息、調心。旅行結束,意猶未盡的朱旺財在朋友圈分享了真切感受:“健身氣功,太有魅力,與武夷山的碧水丹山之美真是絕配,對于步入中年的我,在這里,永遠都待不膩……” 來自省直某單位的吳麗萍,前不久剛在武夷山結束健身氣功療養。雖然療養時間并不長,但是受益可不小。回福州后,她興奮地對同事和家人說:“健身氣功,可以讓你從頭到腳身心放松,確實是一種很好的療養方式。” 不僅如此,對于武夷山境內的市民來說,每天早晚,景區空地中、街邊公園里、中心廣場上、酒店大堂旁……都能見到一撥一撥老年、中年甚至年輕人在習練健身氣功的場景,這種專屬福利讓他們樂在其中,既賞美景、“森”呼吸,又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有強身健體的收獲,幸福指數滿滿。武夷山健身氣功的推廣普及,源于武夷山市正大力開展的健身氣功“五進”活動,即健身氣功“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 在開展健身氣功“五進”活動中,武夷山市結合自身優勢,特別強調健身氣功進酒店、進旅行社、進導游員,提出“在度假區早晚隨時可見健身氣功習練人群,從事旅游接待的企業和員工,尤其是酒店服務人員和導游員,有更多的人能熟練掌握健身氣功,工作閑暇之余都能教游客一兩招。度假區公共視頻隨時可以看到健身氣功的教學視頻,度假區公共活動區隨時能聽到健身氣功的音樂,營造起濃厚的健身氣功習練氛圍,使武夷山真正成為中國健身氣功習練中心、培訓中心、養生中心、國際養生基地,打造武夷山‘養生福地’旅游新品牌,推動武夷山旅游養生度假產業的發展。” 武夷山市健身氣功協會會長邱勇介紹,2015年9月,武夷山市健身氣功協會正式成立,到目前為止已累計教學近100班次,培訓全國各地游客1800余人,武夷山本地群眾更是通過“一傳十、十傳百”迅速推廣普及。今年,協會將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培訓一級、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加快培訓師資力量,開展以單位、社區、鄉鎮為主體的培訓推廣工作,提高健身氣功發展的社會化程度,為廣大練功群體提供滿意的體育公共服務,有效增強市民體質,實施全民健身計劃。 養生旅游——推動旅游產業轉型 2016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健身休閑產業發展格局,產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12月,國家旅游局、國家體育總局印發《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把健身氣功養生旅游作為旅游新產品、新業態重點扶持發展,并把它作為推進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之一。 健身氣功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優秀中華傳統體育養生項目之一,具有“群眾基礎廣泛,健身效果明顯,適合于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人群,不受場地、器械和季節的限制”等優點。一直以來,武夷山市高度重視健身氣功旅游養生產業的發展,專門成立“創建中國健身氣功武夷山國際交流中心”工作領導小組,以市文體新局為主體,與茶博園公司、市健身氣功協會等相關單位組成領導小組,同時將健身氣功活動經費列入市財政預算,每年都有常態化專項經費,將健身氣功納入優秀傳統體育文化,在全市范圍內宣傳推廣。 “去年,武夷山市舉辦了為期六天的第五期健身氣功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和全運會健身氣功競賽規則修訂研討會,來自全國15個省、市近百位健身氣功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齊聚武夷山,特別是中國健身氣功界四大功法的創編者、九段高手、名校教授、博導、功法精英等都參加了該次會議。”中國健身氣功協會武夷山國際養生基地負責人季和賓說,“下一步,武夷山市將通過舉辦健身氣功國際論壇、健身氣功科研學術交流大會、健身氣功師資培訓、健身氣功國際交流比賽、全國健身氣功站點聯賽等,吸引海內外健身氣功界名人到武夷山旅游、習練、比賽,打造‘旅游+健身氣功’旅游產品,使之成為武夷山建設國際旅游度假城市的新亮點、新品牌,促進武夷山養生旅游產業發展,推動武夷山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鏈接>>> 健身氣功是在繼承中國傳統養生功法基礎上,融入現代科學健身理念編創的。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強身健體的需要,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挖掘中國傳統健身養生功法的基礎上,中國健身氣功協會組織專家編創了健身氣功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八段錦、十二段錦、大舞、導引養生功十二法、馬王堆導引術、太極養生杖等多種健身氣功,其中有幾種功法目前已在國內逐步普及,并迅速傳播海外。 據統計,截至2016年,我國健身氣功站點總數已超3萬個,習練總人數超過436萬人。在國外,已開展健身氣功活動的國家和地區達到56個,境外習練人口超過200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