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華 一條奔騰不息的楓慈溪泉水流向遠方, 兩岸富饒美麗古樸的村莊; 一溪三山五寨毓精英, 一朝兩相五里兩狀元; 神奇的沃土,可愛的家鄉, 古今仁人志士豪情, 愛國壯舉傳頌流芳。 清代進士黃慶云清廉為政, 忠心傲骨一代忠良; 在義烏縣留下不可磨滅的功勛, 雍正帝賜“慶云路”、“慶云門”,以表慰勉。 慈孝里石鏡孝子陳友德的善良, 感動天公、雷陣雨不淋他的曬谷場; 四處求醫為母親眼疾治病無果, 經常背上老母親步登石鏡山, 媽祖石鏡照開眼睛重見陽光。 蔡襄書法名世、箴銘誡子,傳統家規大發揚; 蔡京神道的楓園公路車水馬龍穿梭忙; 蔡卞義舉,解百姓燃眉之急,開倉借糧; 三蔡為黎民百姓的善舉,是慈孝里的榮光。 千年古荔、一騎紅塵妃子笑,驛站傳送快馬趕。 五龍盤珠、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神圣的地方。 湖心印月、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相府旁。 西明夕照、楓亭步入新時代,產城融合大城鄉。 西隱慈航、倡導善男信女,團結友愛和諧吉祥。 媽祖石鏡、平滑光亮天然寶物,普照人間福祿壽長。 如今楓慈溪床景觀帶, 水清、岸綠、風景美; 楓江大橋下新時代廣場的夜晚, 歌聲悠揚舞蹈翩翩。 啊!我要放聲歌唱, 楓慈溪是兩岸人民的母親河廊; 哺育著一代又一代良臣志士, 為天下蒼生鞠躬盡瘁永遠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