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記者走訪賴店鎮重點僑村賴店村時看到,該村“僑胞之家”基礎設施完善,村部對面的“城市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建有標準化燈光球場、“治善公園”環境優美,村主干道裝有120多盞路燈,村道寬敞明亮,在村主干道旁新建的賴店中心幼兒園為周邊兒童提供了良好的學前教育環境,而方便村民辦事的便民服務大廳等多個項目的建成,使這個“僑胞之家”儼然成為美麗之家。 村道寬敞 善治公園 賴店村村支書鄭署端告訴記者,賴店村地處賴店鎮轄區的中心地帶。旅外華僑和“三胞”531人,遍布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7個國家和地區,全村現有歸僑2人、歸僑僑眷273人,是賴店鎮重點僑村。 賴店中心幼兒園 談起僑胞支持該村建設情況,鄭署端告訴記者,1982年2月由印尼泗水僑胞楊啟周等人捐資15萬港元興建賴店村坂尾自然村自來水項目,受益人數600多人;1991年1月由印尼僑胞陳金湖先生捐資7萬港元建設賴店村坂尾自然村村道,受益人數1000多人;1994年10月由印尼僑胞傅德基等人捐資40萬港元興建賴店華僑中心幼兒園教學樓項目,開辦6個幼兒園班,受益人數2000多人;該幼兒園改用為老協會,坂尾自然村自來水項目仍在使用。 水塔 記者跟隨賴店鎮僑聯主席傅志華來到了賴店村坂尾自然村自來水項目所在位置,看到農田間一座高聳的“水塔”,農田里的莊稼長勢頗好。傅志華告訴記者,那便是36年前僑胞捐資修建的自來水項目,現在還為村民送水,為農田灌溉。 走進“水塔”,記者看見“塔身”一米多的位置鑲嵌著一塊石牌,上面刻寫了10位僑胞的姓名以及他們的捐款金額,從1.2萬港元到1千港元不等。坂尾自然村村民70歲的楊慶良告訴記者,當時生活條件艱苦,村民沒有可飲用的自來水,好心的僑胞慷慨解囊,捐款15萬港元修建了這個“水塔”,讓坂尾自然村成為當時全縣第一個吃上自來水的村莊,村民們都十分高興。 在賴店村當了20多年村支書的王強如今71歲,憶往昔,他真誠地說,村里有很多僑胞熱愛家鄉,每年都會回來,同時他們還很熱心地關注家鄉建設,他們在外經商的較多,雖打拼辛苦,有諸多不易,但他們仍積極回報家鄉,過去他們捐資建設家鄉,與家鄉往來密切,群眾反應好,社會影響好。 城市社區多功能運動場 眼下,賴店村抓住被列為前田市第二批“幸福家園”建設試點村和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的契機,集中力量完善礎設施,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先后完成一批惠民利民的工程建設:投資500萬元建設賴店敬老院,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場所;投資57萬元建設標準化燈光球場一個并在籃球場旁添置健身器材10套,滿足群眾健身需求,豐富群眾的文體生活;投資約468萬元建設賴店中心幼兒園;投資100萬元進行賴營路至園區東路長1公里污水管道改造,極大改善周邊環境……“以僑為橋”發展美麗鄉村,使“僑胞之家”更美更宜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