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漫步在仙游縣的公園、廣場里,草木蔥蘢、花繁葉茂,令人賞心悅目;來到鄉鎮村莊,林木縱橫交錯、郁郁蔥蔥,田園風光無限。 ?圍繞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年要求,今年來,仙游以創建我市國家森林城市和《仙游縣城鄉綠化五年提升計劃》為引領,以規劃、計劃的項目為抓手,按照“大造闊葉樹 綠化全莆田”三年行動工作計劃,循序漸進、因地制宜,推進大造林大綠化大提升行動,對全縣城市、鄉村、道路、水系、園區、校園、一重山、荒山、公路兩側等進行綠化、花化、彩化,提升森林生態功能和景觀效果;力爭到2020年,全縣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0.84%,林地保有量不低于199.61萬畝。 ?■規劃引領 植樹播綠家園美 ?每天清晨,仙游鯉南玉塔村村民陳勝文都會在瑞溪濕地公園散步。他說,以前從沒想過生活了50多年的村莊會變得這般花紅柳綠、綠意盎然,還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在陳勝文的印象中,之前的瑞溪,如同一張染色的白紙,渾濁的水質、周邊都是土坡、遍布的垃圾……與現在的遍布綠化植物、高顏值的濕地公園相比,判若兩處。 ?今天的仙游不只是南邊的瑞溪濕地公園,還有東邊的紅木生態園,西邊的幸福公園,北邊的大蜚山森林公園、媽祖客山公園,中間的木蘭溪防洪景觀帶,映襯出森林和城市的交融之美,綠樹成蔭、花團錦簇令人流連忘返。 ?是什么推動仙游實現“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華麗轉身?該縣綠化大提升的每個環節離不開相關部門的迅速行動和精心規劃。近年來,仙游縣全力落實《仙游縣城鄉綠化五年提升計劃》,加快全縣造林綠化工作步伐,積極開展國土綠化花化彩化活動,提高全縣造林綠化、美化水平,不斷植樹播綠,改善縣域生態環境。 ?數字是最好的證明。仙游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1%,建成城區森林覆蓋面積377.93公頃、綠地面積達457.68公頃;村鎮綠化連片成畫,生態旅游和鄉村休閑旅游蓬勃發展;高速公路、國省道、鐵路及專養公路等交通干線可綠化里程綠化率100%,縣鄉道可綠化里程綠化率達91%;先后被評為“國家園林縣城”“省級森林縣城”,并入選“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今年,該縣更是以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年工作為契機,印發了《仙游縣造林綠化規劃實施方案》。縣綠化辦有關工作人員鄭凌生介紹,方案緊緊圍繞仙游實際,提出了今后5年內城區環城一重山綠化、荒山荒地綠化、道路綠化、水系綠化、鄉村綠化和礦山綠化等造林綠化項目建設的工作重點。 ?其中,城區環城一重山綠化爭取形成“四季皆綠、四季有花、四季變化”的森林生態景觀;荒山荒地綠化確保到2020年完成造林綠化更新6000畝;道路綠化爭取在重要干道形成綠色走廊,次重點干道形成綠色林帶;鄉村綠化明確爭取用較短時間,建成“窗前有花、院內有果、村邊有樹、路邊有蔭”的美麗鄉村;水系綠化工作計劃圍繞水庫周邊、木蘭溪等重點生態環境整治、改造、提升,爭取在3年內,完成水系綠化1000畝。 ?■綠色提升 滿城秀色在景中 ?6月13日,在仙港大道(城區至涵井)綠化改造提升施工現場,一群工人三五分組,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頭頂烈日扶直樹苗,培實新土,種植花草,為綠化美化公路忙碌著。 ?仙港大道是重要的迎賓通道,該項目提升工程以“跳動的綠脈”為主題進行改造,縣市政管理中心有關工作人員介紹,按照“四季有花開、四季有花香、近期見效、遠期成效”的建設思路,在植物選擇上多采用大腹木棉、黃金寶樹、變葉木、紅車、時令花卉等色彩繽紛、顏色飽滿的色葉、開花植物,為行車過程帶來視覺享受。 ?政策已制定,添綠正當時。連日來,在城南東路及玉田大橋交通島綠化改造提升工程,工人們正持續進行綠化作業。項目有關人員吳枚霖指著正在施工的交通島美化工程告訴記者,該段起止點從大地京閩酒店至古玩城,全長約3.6km,每天數十名工人主要針對綠化側分帶以及交通島進行景觀提升,使得城南東路環境更加優美有序,煥然一新。 ?今年以來,仙游針對城鄉綠化五年提升計劃,倒排時間節點,倒逼目標任務,把全年造林綠化和森林經營項目任務分解下達給18個鄉鎮和柳溪林場,并成立造林綠化工作督查組和技術指導組,通過備足資金、備好苗木、督促指導等措施推進綠化工作,以穩步擴大森林面積,著力提升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功能。鄭凌生說,今年仙游植樹造林任務22340畝,主要分為沿海基干林帶、生物防火林帶、森林生態景觀等“三帶一區”建設790畝,及珍貴用材樹種造林、不煉山造林等人工造林更新21550畝。 ?在科學造林中,該縣注重實效,遵循自然規律,做到適地適樹,科學配置造林樹種、造林密度等,截至目前,鯉城大蜚山已完成500畝低效針葉林改造,鯉南下樓、玉塔村已完成170畝低效針葉林改造,城區高速路口花化彩化完成80畝,全縣共完成造林綠化2萬多畝。 ?如今,仙游通過“點、線、面”的全方位綠化,不論是高速公路兩旁,還是小區、河岸,裸露的山體、荒山都被成片的綠樹覆蓋,掩映在郁郁蔥蔥的綠色當中,一年四季都有和諧生態景觀。 ?■全民參與 共織生態防護網 ?每天清早,護林員陳燕新都會穿上防火服、帶上滅火器和GPS定位手機,對他負責的社硎村生態林進行巡查。當前,天氣炎熱,森林防火安全顯得格外重要,陳燕新騎上摩托車每天巡山一遍,每次巡邏7、8個小時,巡查路線每天超過80公里。 ?“雖然護林工作繁重,但是習慣了,守護好森林安全,才對得起自己的工作。”陳燕新告訴記者,除了下大雨每天都要去巡查,全面了解負責片區情況,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呵護青山綠水,離不開日常的巡查和嚴格的保護制度。縣林業局局長呂清水介紹,為管護好近200萬畝的生態林,仙游率先試水啟動村級護林員管理機制改革,按照“村聘、村管、村使用”的管理體制,通過各鄉鎮政府與派遣公司、護林員分別簽訂合同的辦法,建立“一年一聘”的動態管理模式,實現護林員職業化。 ?眼下,類似陳燕新這樣的職業護林員有185名,他們日常重點開展巡山防火工作,還要負責病蟲害防護、防盜、記錄數據等,為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提供可靠依據。 ?為真正織起生態仙游嚴密的大網,該縣還以城區為主,實施保潔為主,綠化養護、市政設施維護修補等捆綁于一體綜合管理的“1+N”模式,進行日常管護,有效提升了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此外,該縣還積極動員廣大市民主動參與到全縣造林綠化活動中來,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臺資外資、民間組織和個人,通過捐資、認養、義務植樹等方式積極參與建設黨員先鋒林、勞模林、青年林、紅領巾林、企業愛心林等,并深入開展“全民植樹綠化月”活動,鼓勵市民、農戶在城市小區內、陽臺上、房屋周邊栽種花草,掀起全面植綠、愛綠的熱潮,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助力建設新時代美麗新仙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