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金明在林間查看長勢 貢梨的個頭更大 炎炎夏日,位于度尾鎮云水村的月荷四季生態農場,1500株臺灣貢梨也迎來了成熟期。這幾天,前來收購的大貨車絡繹不絕,開到了田間地頭。在這豐收季,記者也來到這片果園,了解果園里的致富經。 果園主人林金明和妻子張玉和是當地老果農,曾經種植過當地特色品種文旦柚、柑桔等。他出去游玩時了解到,一些營養價值豐富的特色水果,市場行情十分暢銷,這讓他看到了商機。經過一方考察,林金明夫婦選擇了臺灣貢梨和美國紅桃,決定引進回家鄉種植。 說干就干,2000年,林金明夫婦在村里承包了150畝土地,分別種下了1500多株臺灣貢梨和2000株美國紅桃,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林金明回憶說,梨樹一般是北方品種,當時在仙游還無人種植。作為第一個吃螃蟹者,林金明并無經驗可循。為此,他購買了大量農技書籍,并外出到山東、河北等地果場學習取經。經過一番努力,他自學成才,從一名“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果園的規模也不斷擴大。 “在果實還沒有成熟前,就有老客戶向我們訂購了。”說起今年臺灣貢梨的銷售情況,林金明喜笑顏開。貢梨成熟期正是小暑時節,皮薄肉厚,具有濕津潤肺、消暑止渴的功效,在市場上備受青睞。該果園不但銷往縣內各大超市、水果市場,也開辟了電商銷售渠道,訂單紛至沓來,采摘下來的果實直接打包,銷往福州、泉州等地。林金明還開發了加工產品,將貢梨切片后,加入銀耳、紅棗、冰糖,蒸煮6個多小時,制成罐頭,深受消費者喜愛。 林金明說,目前,梨園采摘期可以持續一個月,每一株梨樹可掛果200個左右,重100斤。目前,市面上價格一斤5元,這一季產值可達70余萬元。在果實成熟的季節,林金明創新開啟了自助采摘模式,引來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目前,他也進一步擴大了規模,種植芭樂、楊桃、沙糖桔等特色水果,打造一個四季采摘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