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新華在挑揀佛珠。
打磨佛珠
未完成的手串 ?蜂擁而入亂象叢生 ?在仙游縣榜頭鎮藝都路,一幢幢古典風格的建筑靜立街道兩側,街道空空蕩蕩。曾經繁華一時的藝都電商城就坐落在這里。二樓,仙游縣青年電商協會、仙游縣紅木產業電子商務協會及仙游縣佛珠協會的牌子,散落在地上。 ?2015年,對于仙游的佛珠產業而言,是個光鮮的年份。從2013年興起到2015年達到頂峰,短短兩三年間,佛珠產業給仙游的GDP創造了一個神話。當時,藝都路上印著紫檀、金星、珠業等招牌的店面,一家緊挨一家。榜頭車站周邊,20平方米大小的商鋪年租金由原先的1500元漲至15萬元,100倍的翻轉,讓這個區域遍地都是黃金。 ?如今,曾經的“仙游首堵”榜頭鎮赤荷社區早已自行疏通。臨近中午,街上鮮有行人來往,大大小小的商鋪不少關門了。來自賴店鎮的傅先生在這里經營佛珠店已有兩年。原先,他的店開在更繁華的地帶?!斑@兩年生意不景氣,為了減少成本只能搬到這個小店面里”,傅先生的境遇不是特例。離他50米開外的一家店鋪,店主林女士正給珠子上油,“也就現在才有時間給它們潤色,早些年玻璃櫥窗里都是空的,貨才在路上就被預定了?,F在,店里滿滿當當堆著佛珠”。 ?仙游縣佛珠協會會長唐建成說,佛珠產業剛興起時,在巨大的利潤及市場需求面前,大家都想沖進去。但入行后由于技術的缺乏,才發現做好佛珠遠非想得那么簡單。緊接著市場上出現大量次品,相鄰的店,同一種產品價格就相差很大,進而導致買家誤判,市場開始出現混亂。 ?元老級的仙游佛珠從業者,從做機械發家,一路從食品機器到木工機械,發展到佛珠機械。當初佛珠市場還沒打開時,這些從事機械的企業將機器免費租給佛珠生產企業,以回收佛珠作為補償。佛珠市場興起后,機械兩三萬元整個流程都包。60平方米的場地,擺上幾臺機器,不高的人力成本,便可開工,而這樣低門檻的作坊式生產,導致進入佛珠行業的人,魚龍混雜。 ?赤荷社區內有一條街,隨處可見“高仿金星”等招牌?!耙o這些珠子潤潤油,不然它們在空調房里、聚光燈下,會承受不了,最終會有裂痕,影響賣相”。在一家標著“高仿金星”的紫檀專賣店里,店家正給剛處理過的“爆星”紫檀手串上油。紫檀佛珠上的星星點越多,價格越高,起初成本200元的產品賣出2000元的價,有些人也心虛不敢賣,但賣著賣著,賣出味道來了,進貨次數就多了。市場陷入低谷時,仍有這樣的交易。 ?“現在市面上還出現一串佛珠有108顆珠子,售價才一元多。我們自己把自己往死里推?!毕捎文径人囆g加工經營者陳順進說,如果沒有利潤,他就改行做其他產品了。 ?而微商異軍突起,使得佛珠市場往零散化、碎片化發展,也是一個不可小覷的現象。業內人士林新華見過太多這樣的情況:微商給買家發好產品的高清圖,發次的貨。微商詐單時有發生,這些對佛珠市場的健康運營,無異于災難。 ?成立協會抱團發展 ?市面上佛珠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而社會對佛珠的認識普遍匱乏,導致仙游佛珠產業亂象叢生,產業要繼續發展,成立一個專業協會勢在必行。在此大背景下,2015年,仙游縣佛珠協會成立。唐建成說,成立協會的初衷,是希望不要因為市場沖擊,商家拿石頭砸自己的腳,而是行業抱團,不要打價格戰。協會成立后,統計酸枝、黑檀各類,按直徑,分別規定價格,商家可根據此標準上下浮動定價。 ?前段時間,仙游一串沉香手串賣出2200萬元的高價。禮上文創空間的創始人陳加泉說,這類上千萬元的交易雖是少數,但沉香手串交易額達百萬元,在行內卻不在少數。這類交易,買家對珠子的正負偏差要求由0.5毫米上升到0.05毫米。此外買家對孔打得好不好、同心度如何、紋路是否對稱等的要求更高。這是一種專業的驗貨流程,同時也對仙游佛珠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這些年,隨著市場的飽和及業界的努力,仙游佛珠市場開始走向理智。從能串起來就是珠子到對珠子感官意識、品味的提升,用了三四年。以前珠子有裂痕、黑點、孔大小不均勻市場都能接受,而且珠子都是往大了做,正常直徑2.0厘米的珠子消費者非要讓它上3.0厘米才算有檔次。唐建成說,而如今一度被炒上天的珠子落地,開始以更規范的數據、更低的價格,來維持它的平衡發展。 ?“我們正聯合商家,建立誠信擔保制度,莆田部分商人還有投機的心理,但通過政府一點點的努力,我們再一代一代地傳播下去,這個狀況終會有所改良的?!逼翁锸卸p工業聯社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企業間還形不成大的合力,他們也一直在協調督促。 ?“一塊木頭放在機器下,想象一下,你想要做成什么形狀,茶壺形,圓形,把想象變成現實??粗患|西從原木,變成你想要的東西,去體驗那種從沒有到有的過程。”唐建成說,這對于制作佛珠的人來說,本是一種享受,無奈在這過程中,因利益的驅使,許多商家摻假。而現在的龍頭企業如大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依然屹立不倒,歸其原因在于誠。 ?唐建成說,做佛珠的人,常常接觸佛理,生意場上應受佛理的影響以誠立身。如今,仙游佛珠要以走出去的姿態,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不斷創新產品,讓產品說話。 ?創新產品開拓市場 ?2007年,仙游從事佛珠行業的個體企業有近300家。2014年前后,據仙游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當地涌現出1.12萬多個注冊商家。而到今年,已有6000多個商家離開佛珠這個市場。 ?這幾年,仙游的佛珠市場進入洗牌階段,次品劣品慢慢地被市場淘汰。佛珠市場進入低谷,做好佛珠產業的責任落在留下的人肩上。而走上文創的路子,是企業存活下來的首選。于是,部分企業從過去單純做佛珠,轉向做有故事的佛珠。 ?除去全國寺院對佛珠的高量剛需,普通消費者的潛力也不可小覷。為此,商家透過消費者的需求與提升,逐漸將珠子延伸為配飾,將本是用來計數的工具,升級加入佛經或者七寶配飾,或者金銀等珠寶類,還有大漆類產品適合男士佩戴,成為性價比較高的熱銷產品。 ?徐小琴是仙游佛珠行業里較早進行文創轉型的。2014年6月,“秦格格”獨立原創佛珠品牌創立。辭去大公司銷售總監的職位,徐小琴專注于如何把一珠一飾裝點打扮好?!拔也幌胱龅锰螅幌胱龅镁??!闭沁@種專注于精致的精神,在8個月后給徐小琴帶來了幾百萬元的利潤。 ?更新銷售路徑也是守住產業的一個有力渠道。比如轉戰電商、直播平臺,以一種更直觀的形式來展示佛珠,開拓佛珠的市場。在仙游郊尾鎮的木度藝術品廠,經營者陳順進的辦公室里,有著一疊厚厚的材料,這些都是他自己平日思考、上網搜集的材料。“我女兒上個月開始幫我做直播,市面上一串七八元的手串,通過直播競拍,最后能以四五十元的價格成交?!标愴樳M說,直播競拍剛做一個多月,交易還可以,做直播需要一個成熟的團隊,產品品種也需要更多樣。 ?傳統佛珠選料一般采用大件產品用剩的邊角料,這兩年,陳順進改變思路,傾向于開大料,那樣出來的珠子成品紋理好,賣相也好,更受市場歡迎。此外,他還研發出多彩珠等佛珠創意產品。所謂多彩珠,一串15顆,由15種原材料制成15顆珠子。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這樣一個手串就可以滿足他們對多類木材的收藏需求,“舊的產品賣不動,就開發新的產品,不斷提出新的創意。產業要發展,就要根據市場不斷轉變”。 ?位于藝都城內的禮上文創空間,也在轉型中另辟蹊徑。“今年9月我將在深圳開個旗艦店,命名禪意空間。店鋪的定位是走輕資產路線,全國8.8萬元即可加盟?!眲撌既岁惣尤f,通過社群營銷,走高端,做品牌,他的職責是為加盟店服務,把服務做到精致。目前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已有意向加入。在此前,他推出的“三生三世”文創產品,在一股“三生三世”電視劇風中,贏得了很大一批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