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非人如此,蓋山亦也。譬如世有非常之景,必藏于非常之艱。 閩省有縣,有仙游焉。縣有奇山,依溪巖立。宋有詩云:“百景千姿觀不盡,八閩勝地菜溪先。”豈知仙為景而游乎?抑或景為人而名乎?不登而不知也。 閩地多山,訪勝最厭舊景。盛名少俗,尋真何辭幽途?初入菜溪,左為唐時古道,右乃當世木棧,眾者多由易而棄難。豈知多為智者乎?抑或少為不智者乎?不登而不知也。 古道幽森,苔綠石滑。修竹蔽日,古木接云。陰晴一色,仰望而不見天際一線。風雨同聲,側耳則驟聞鏗然葉語。四季無分,終年而一心者,智行修道。退而結廬,四代而賢名者,蔡樞知隱。“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豈知文以道載乎?抑或道以文揚乎?不登而不知也。 山勢漸陡,溪自成瀑。或夾山而瘦,亦日夜汩汩而不息;或斷崖一躍,亦奔流蕩蕩而不絕;或依谷而沒,亦聲雷浩浩而不止;或騰云萬里,亦霓虹燦燦而不廢!生命如水,人生如虹。豈知隨物附形而勝耶?抑或無形無隨而勝耶?不登而不知也。 峰止于頂,頂止于石。有雙石相累而成絕景者,心動石也。初聞心動,惑其未動。初見心動,恐其有動。久觀心動,知其不動。乃知:山不亦動,石亦不動;古亦不動,今亦不動。動者,心也。不登而不知也。 成不動石者,不知求于幾千年者也?觀不動石者,不知往于幾十代者也?然,不知求者,故天地為絕。不知往者,惜滄海一瞬。縱天地無心,便人間有嘆:世有堅石易,人存堅心難。不登而不知也。 余是以記之。從行者,杰也,志也,牙也。 作者系《人民日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