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的市場環境,我縣積極引導“仙作”企業鞏固高端市場,搶占中低端市場,開發利用新木種,生產適應大眾審美的新中式、新古典家具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形成“高端市場獨秀,中低端市場并進”的市場格局,把產業做出特色,帶動全縣工藝美術產業迅猛發展。2017年,我縣工藝美術產業產值近40億元,擁有各類古典工藝家具企業3300多家,手工藝品企業1.6萬多家,從業人員15萬人。 規劃先行政策推動 這幾年,縣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工藝美術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推進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升級措施的通知》,縣財政設立“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資金投入不少于500萬元。每季度組織召開政銀企對接會,扶持仙作古典工藝家具產業發展。全縣推行“仙作通”“紅木緣”“紅木商戶卡”等20多種金融產品,年融資規模達120億元。特別是2017年2月成立了國信國投·海富紅木產業基金,計劃2017年起三年內分三期投入100億元。 搭建產業發展平臺 “十二五”期間,我縣投入200多億元,大手筆規劃建設了“一街四走廊”“一園六個城” “一街四走廊”即:中國古典工藝家具第一長街,城關至榜頭、榜頭至連天紅、城關至度尾、城關至郊尾四條工藝走廊,一街四走廊全長69公里,涉及10個鄉鎮,惠及60萬人口;“一園六個城”即:工藝產業園,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國際油畫城、中國石藝城、海峽藝雕旅游城、環球工藝城、根藝古玩城。全縣已形成了榜頭、度尾、大濟、賴店四個生產集聚區和一批古典家具生產專業鎮、專業村、專業街,涵蓋全縣10個鎮(街)。 注重監管提升產品質量 為推進工藝美術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我縣制定了《古典工藝家具福建省地方標準》《仙作古典家具規范》,成為國內首先擁有自己行業標準的產區。大力推廣《紅木家具新國標》、“一證一書一卡”和產品植入“芯片”技術,積極推行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建立產品質量保證新體系。建立企業基礎信息檔案,定期開展產品標準執行、標識標注、體系認證、出廠檢驗記錄等狀況檢查,促進產品質量有效提升,全力打造紅木行業的“東方瑞士”。 培育人才支撐產業發展 幾年來,我縣依托福建師范大學、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仙游職業技術學校開設了木雕、古典家具設計專業,與南京林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院校建立了長期產學研合作關系,培養了一大批熟練技工和經管人才。福建省古典工藝家具協會成立了魯班技能培訓學校,已開展培訓班100多期,培訓5000多人次。開展工藝美術職稱和技術等級評定活動,舉辦和組織“仙作杯”“海峽藝雕杯”等職業技能競賽,促進一大批技術能手和工藝美術師脫穎而出。大力實施“雙百雙千” 人才培育工程,落實人才引進激勵機制,促進各地技藝人才不斷流入聚集,目前仙游已成為全國各地雕刻藝人、木工能手聚集的“高地”。 “互聯網+”跨界整合 近年來,我縣利用“互聯網+”模式,大力發展工藝美術電子商務,目前全縣80%以上工藝企業建立了企業門戶網站,搭建了中國網庫、“仙作購”、阿里巴巴閑魚拍賣“仙游紅木產業館”、5833、海絲商品交易中心等電商平臺,涵蓋B2B、B2C、O2O等模式。主要形成了一個淘寶鎮(榜頭鎮)、四個淘寶村(海安村、壩下村、紫澤村、泉山村),三個電商集驟中心(環球工藝城、海藝雕旅游城、大學生創業中心)、四個專業市場(海峽藝雕城、芹山小件市場、壩下工藝品市場、赤荷佛珠批發市場),成立了福建省紅木行業電子商務協會、仙游縣電子商務協會。2017年,全縣工藝美術電商年銷售額達30多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