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農集團鐘山基地推行標準化生產。
安全健康的農產品吸引市民采摘體驗。 張貼海報、分發宣傳單3萬余份,舉辦培訓班150多期,公共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池100%全覆蓋,2017年至今累計共出動執法人員8100多人次,開展食用農產品定量檢測1282批次,合格率99.61%……一組組翔實的數據是仙游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最生動的寫照。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百姓民生,近年來,仙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以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契機,深刻踐行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主要抓手,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全面建立責任明晰、監管有力、執法嚴格、運轉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人民群眾對“舌尖安全”的滿意度。 ■齊抓共管?社會共治 8月7日,在利農集團鐘山種植基地,記者隨意打開一盒已經裝好的蔬菜,用手機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種植信息、施肥情況、病蟲害防治等清晰可見。 農產品不像衣服、鞋子,尺碼、款式、顏色用肉眼就可以分辨得清,如何讓消費者像買衣服一樣可以清楚看到蔬菜的具體信息?縣農業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工作人員朱麒靖告訴記者,仙游依托信息化技術,建設農產品追溯機制,對工商注冊的全部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實施源頭賦碼、貼碼銷售、一品一碼,確保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投入品、農產品收購、儲運、外銷等透明化、公開化,實現從田頭到市場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讓市民更清楚看得見農產品生產過程。 為有效開展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仙游對全縣從事食用農產品生產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進行摸底調研并及時更新,對全縣1391家食用農產品(含水產品)生產主體建立一主體一編號一檔案,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責任管理考核范圍,制定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考核辦法,做到責任明確、任務具體、監管措施到位,大力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格化管理,形成全覆蓋監管。 “農產品質量安全關鍵在源頭,因此管好農資、農藥等是重中之重。”朱麒靖介紹,仙游建立了《商品質量管理制度》《商品撤柜制度》《消費投訴處理制度》《經營承諾制度》《農技服務承諾制度》等5項制度,要求經營者嚴格遵紀守法,提高信譽度,促進農資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嚴格落實高毒農藥實施定點專柜經營,實行實名購買;切實推行獸藥良好生產和經營規范,通過季度巡查重點抓好養殖環節自配料的監管工作,保障農業投入品源頭嚴控。 同時,積極引導社會共治,開通12316有獎舉報熱線,大力倡導農產品質量安全“齊抓共管”;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通報、會商、聯合辦案大要案獎勵機制,共同打擊各類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在全省率先開展高風險隱患食用農產品(如草莓)專項整治行動,通過生產調查摸底、宣傳責任告知、標準種養培訓、加大監管頻次、強化檢打聯動等手段,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加大檢測?安全可見 檢測產品、類別、具體項目參數……走進位于龍華鎮金沙村的仙游縣金沙食品有限公司,各種技術規程掛在墻上。檢測室里,技術人員正耐心對薏米進行檢測。 這套自動化檢測設備是今年剛剛引進的,可以對農殘情況進行快速檢測。該公司總經理楊桂申介紹,公司現有2000多畝種植基地,每年生產2000多噸薏米,通過使用檢測設備,從根本上改變農產品問題發現難的局面,為保障農產品質量提供堅強保障。 為督促生產者上市前自檢自查,近年來,仙游縣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合作社、企業等規模生產者配置自檢設備,重點檢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瘦肉精、抗生素、非法食品添加等危害群眾身體健康的指標,讓群眾吃得放心安心。 該縣大力完善縣、鄉(鎮)、村三級檢測體系,縣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于2012年通過驗收,全縣18個鄉鎮于2016年建立農產品速測檢測室,配足配齊農獸藥快速檢測儀、冰箱等檢測設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16年配備縣級快檢實驗室1個,建立13個基層快檢實驗室,均配齊農藥殘留、微生物等的多合一檢測設備。 8月9日,在鯉城街道南橋市場農產品檢驗檢測站里,工作人員正在檢測市民剛剛買回的果蔬,只見工作人員熟練地將樣本的萃取液放入速測儀,結果立刻顯現出來。 “有了這個快檢實驗室,食品安全實實在在通過數據指標呈現在眼前,感覺吃起來更放心了。”不少前來檢測的市民紛紛點贊。 自去年以來,仙游共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16366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源頭快速檢測11768批次,合格率99.25%;市場環節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4598批次,合格率100%。今年6月起,仙游更是開展獸藥殘留(磺胺類、土霉素等)快速檢測,擴展農藥快速檢測項目(如有機氯、菊酯類等),不斷提升各項農產品指標檢測。 “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質量安全風險檢測等信息,仙游還及時進行公示。”朱麒靖介紹,通過公示,讓廣大市民清楚了解農產品各種信息指標,確保農產品質量可控、問題可追、責任可究。 ■品牌引領?示范帶動 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茶樹郁郁蔥蔥、錯落有序,漫山遍野的綠色撲面而來。8月7日,記者來到位于龍華鎮金溪村的福建金溪茶業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只見翠綠的海洋下,農技人員正冒著高溫,對茶農們進行生產技術培訓。 公司每年茶葉銷量達3000多噸,產品主要出口日本、歐洲、美國和東南亞。該公司董事長黃世忠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按照“標準上墻,技術入地,記錄入檔,質量追溯”的要求,根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范,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嚴格執行生產記錄臺賬,推進合理施肥、從源頭控肥控藥,目前,公司擁有9600畝已認證的無公害生產基地,另有200畝有機基地。 鼓勵和支持農產品生產者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以及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朱麒靖說,近年來,仙游縣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品牌農業,建立了農產品品牌認證補貼機制,對取得“三品一標”的主體實施獎勵,對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每個產品縣級補助1萬元;對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每個產品縣級補助2萬元;對獲得農有機食品認證的每個產品縣級補助3萬元;對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的每個產品縣級補助10萬元。 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病蟲害防治管理措施,推行標準化生產,眼下,金溪茶葉、利農集團的蔬菜等農產品不僅獲得了認可,更是帶動了不少當地農戶進行生產提升產品附加值。 在度尾云水村精準扶貧基地里,該村同欣果業合作社以標準化引導貧困戶積極種植各類特色水果2萬余株,特色的農產品不僅在市場上走俏,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采摘體驗,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打下了基礎。 如今,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全縣蔬菜、林果、畜禽三大農業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水平明顯提高。截至目前,仙游“三品一標”新增20個,新增比例46.51%,實施縣級獎勵51萬元;已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單位共有30家,產品58個;已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單位有5家,產品5個;度尾文旦柚、金沙薏米、書峰枇杷、鄭宅茶和仙游甜柿分別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保護產品和GAP等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