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鐘山鎮鳴和村,只見青山掩映下,幾十幢白墻紅瓦、色彩明朗的新房錯落有致,構成一幅美麗山鄉新畫卷。這是該鎮打造的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區,讓山鄉村民和城里人一樣,集體住進了“別墅”區(如圖)。 “目前,25幢聯體住宅已經完成封頂和外部裝修,正在進行雨污管道、水電入戶、道路硬化等配套設施建設,預計年底前就可以交房了。”在現場,鐘山鎮臨水村黨支部書記鄭青青介紹。 據了解,臨水村地處偏僻山區,距離鐘山鎮集鎮區12公里,交通十分不便。而且,村民住的是上世界60年代的土坯房,年久失修、陳舊不堪,不少已成為危房。為此,鐘山鎮多方籌集資金,實施臨水村整村搬遷項目,并將全鎮危房戶、無房戶、地災戶集中安置,全力打造新型農村住宅小區——鐘山鎮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區。 據悉,該安置區位于鐘山鎮鳴和村橋兜,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3.2公頃,統一規劃建設25幢聯排住宅,每幢3-5套兩層半,共計103套。其中,用于安置臨水村整村搬遷戶6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地災戶9戶);用于安置其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無房戶、地災戶16戶。 據了解,目前,該安置區已通過三期選房。在領取造福工程、地災補助等各項補助后,每戶花錢不多就可購買一套兩層半新房。 此外,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該安置區還提供3套住宅,作為臨水村集體經濟用房;提供5套住宅,作為鳴和村“破殼”用房。目前,正與意向單位洽談招租,將這幾套住宅用于發展農家樂、民俗等項目,增加村集體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