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察看鐵皮石斛培植情況 金線蓮長勢喜人 連日來,在仙游縣社硎鄉白洋村金線蓮種植基地里,村民們穿梭于竹林中采摘金線蓮。村民蘇大姐高興地說,光是采摘金線蓮,一個月就能賺2000多元工資,還能入股成為合作社社員,領取另外的分紅,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富足。 過去白洋村種植4000多畝的毛竹林,產生的經濟效益十分有限。2015年8月,在社硎鄉政府、駐村干部的牽線搭橋下,福建省利榮昌生物開發有限公司與白洋村村民共同成立仙游縣豪友昌盛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開發種植金線蓮、鐵皮石斛等林下經濟。 該合作社負責人鄭劍忠介紹說,白洋金線蓮是在原生態林下種植,生產周期一般都在六個月、八個月以上。2016年,合作社申請注冊“白洋”牌金線蓮商標,并在2017年4月獲得審批核準,取得《食品藥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并加入了“一品一碼”全過程可追溯系統,通過實體店及農信福e購等網絡平臺進行線上線下銷售。眼下,該合作正開發金線蓮產業深加工,提升金線蓮產業的附加值,創造更多的利潤。 據了解,單是種植金線蓮,該合作社平均年收益產值在600萬元左右,年利潤在60到80萬元之間。每戶社員平均一年純收益1.5萬元左右。去年,該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為17戶精準扶貧困難戶提供就業崗位,領取固定分紅和勞動工資,實現脫貧致富。 點綠成金,生態好了,錢袋鼓了,是仙游縣盤活林下經濟的新特色。仙游縣擁有200萬畝林地,森林覆蓋率70%以上,林下經濟以仿野生金線蓮、鐵皮石斛等中藥材種植為主。據統計,目前仙游縣“林藥”種植面積已近6000畝,涉及農戶800多戶,種植品種主要有金線蓮、鐵皮石斛、青黛、七葉一枝花、半夏、何首烏、麥冬等。一批種植公司、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以及示范基地等相繼涌現,推動仙游縣林下種植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拓寬了興林富民新路徑,去年全縣共實現林業經濟產值5000多萬元。 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綠色產業,既讓大地蓋好綠被子,又讓群眾鼓起錢袋子。下一步,仙游縣將繼續在引進和培育一批林下經濟龍頭企業,發展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經濟示范點,著力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林下經濟示范模式,不斷壯大和延伸林下經濟產業鏈,譜寫山綠民富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