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柴橋頭溪
工人在溪旁種植草坪 10月22日,記者來到賴店鎮柴橋頭溪古玩城河段,只見原本泥沙淤積、垃圾漂浮的柴橋頭溪改變了模樣,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經過改造的水清河暢的大溪,兩岸還建起了綠意盎然的生態公園。 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流經此處的柴橋頭溪長2.3公里,經過清淤清障,溪道已拓寬至40米,并對堤壩進行鋼筋混凝土加固,利用生態護坡技術鋪種草坪。目前,已累計種植香樟、美人樹、雞冠刺桐、茶花等綠化苗木600余株,通過喬木、灌木、草坪科學配比,構成立體式園林景觀。隨著人行步道、休閑廣場等設施陸續建成,一道濱水宜居長廊,已初具規模。 據悉,賴店鎮境內有木蘭溪支流柴橋頭溪,溪長11.2公里。近年來,由于河道堵塞、水質污染,被列入V類水質。為全面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賴店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柴橋頭溪水質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已開展柴橋頭溪河道清障清淤專項整治10公里,共清理河面垃圾400多噸,建設沿溪生態景觀5公里、綠化面積10萬平方米。 推動污水管網建設便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記者在柴橋頭溪支流壩頭溪看到,工人們正在溪床上鋪設直徑400mm的污水主管網,3公里的河道已全部鋪設,連接上了各級支干管、接戶管。“主管網建在溪床上,就是為了方便快捷。這就像一條主動脈,連接上各處毛細血管,處理各類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一步到位。”賴店鎮環保站站長陳佳義說。 據了解,賴店鎮籌措3483.79萬元,用于建設柴橋頭溪流域12個村73.94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網,其中主干管長33554米,接戶管長40392米,預計今年10月底完工。 綠草萋萋、繁花點點,仿古建筑色彩明朗,景觀路燈別致整齊,木質廣告牌宣傳環保內容……不曾想到,賴店鎮新周村(南片區)污水處理站已成為村民的休閑場所。該站投資108.9萬元,建設占地500平方米,配套4公里的污水管網連接每家每戶,日處理量達100噸。該站目前已全部竣工,可消納新周村3090名村民的生產生活污水,處理后的污水將用于農田灌溉。 這是賴店鎮建設新周、象嶺等7個行政村村級污水處理站和11公里配套管網的一個縮影。其中留仙污水處理站占地666.7平方米,日處理量可達200噸;象嶺污水處理站占地666.7平方米,日處理量可達200噸;樟林污水處理站占地666.7平方米,日處理量100噸;以上三座污水處理站處理的污水將納入市政管網,排入縣城區污水處理廠進行統一處理。 該鎮還在整治河道污染源方面下功夫,今年來先后14次組織全鎮干部職工、聯防隊員對52處畜禽養殖場進行執法,共拆除48場,關閉4場,面積6085平方米。 多方治理下,賴店鎮柴橋頭溪流域發生了巨大變化,重現水清河暢岸綠的生態景觀。上個月,省河長辦、環保廳聯合水質檢測中,柴橋頭溪水質V類提升為Ⅳ類,成效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