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1月12日,美國漫畫界元老級人物斯坦·李在好萊塢一家醫療中心去世,享年95歲。憑借著大量的超級英雄創作,斯坦·李將漫威帶至漫畫行業的頂峰,隨后不管是動畫還是電影,漫威都通過他留下的寶貴財富完成數次自救,并于2009年以40億美元的天價賣身迪士尼,成為影視行業的一大新勢力。盡管漫威電影的票房收入賺得盆滿缽滿,但斯坦·李并未因此獲利豐厚。據美國The Rich網站估計,斯坦·李的資產在5000萬美元左右,其中每年漫威能給他帶來100萬美元的收入。 1940年,斯坦·李開始在堂表姐夫馬丁·古德曼的Timely漫畫(漫威前身)工作。 1941年,斯坦·李第1部作品問世,它就是《美國隊長》系列漫畫第三部。 1957年,Timely漫畫改名為漫威。原本已經考慮放棄漫畫行業的斯坦·李在妻子的勸說下堅持創作,隨后推出了全新的英雄組合《神奇四俠》大獲成功。 斯坦·李創作的大量超級IP的版權和改編權均為公司所有,1970年他與漫威簽訂超級合同:一切他參與的作品IP所得利潤的10%需歸其所有。 斯坦·李一直希望能夠讓漫威擺脫出版業轉而投入電影領域,在1989年初,美國富商羅納德·佩雷爾曼以8250萬美元的高價收購漫威。 1998年,漫威申請破產重組。斯坦·李選擇離開漫威公司。同年,斯坦·李參與編劇、漫威和新線電影共同制作的《刀鋒戰士》大獲成功,全球收獲1.3億美元票房。 1998年,斯坦·李離開漫威公司后成立了“斯坦·李傳媒”公司,并于次年成功上市。根據美國The Rich網站的統計,斯坦·李在斯坦·李傳媒的股票價值約合9000萬美元。2001年斯坦·李傳媒申請破產保護,他的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斯坦·李離開漫威后,漫威為了度過危機不得不將漫畫角色的電影拍攝版權賣給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其中索尼、環球影業等都以低價獲得了相關版權。2002年,由索尼影業制作的電影《蜘蛛俠》大獲成功,全球票房達到8.2億美元。 斯坦·李控訴漫威,稱沒有得到《蜘蛛俠》相關的10%的IP收入,法院最終支持斯坦·李的請求,2005年他獲得漫威1000萬美元的賠償。 據外媒報道,前兩部《蜘蛛俠》總共為索尼帶來30億美元,漫威卻只能拿到6200萬美元,票房分成僅僅2%多一點。這讓漫威意識到版權的重要性。 2004年,漫威通過抵押10個著名的漫畫人物形象,從美林銀行換來5.25億美元融資,以支持其未來8年的10部電影制作。 當時漫威的主要收入來自IP授權業務,2007年該業務收入達到3.4億美元,占總收入的70%。 2008年漫威完成首部自拍電影《鋼鐵俠》,讓公司第一次收獲自制電影的豐厚利潤,當年電影業務收入2.5億美元。 2009年12月31日,迪士尼公司宣布以42.4億美元(約24億美元現金加股票,合約人民幣295億元)的天價收購漫威,從而擁有后者5000多名漫畫英雄形象。迪士尼對21世紀福斯713億美元的收購將于明年1月1日完成,后者持有《X戰警》、《神奇四俠》、《死侍》等電影版權。 根據新京報記者初步統計,目前以漫威旗下英雄角色為主題、在國內上映的電影已經達到21部。如果暫時將《毒液》全球票房按照5億美元來計算,21部國內上映的漫威電影全球票房總計181.18億美元(合約人民幣1261.75億元)。 漫威前20部在內地上映的電影票房合計136.73億元,算上《毒液》票房9.11億元(至截稿前),票房達到145.84億元。《復仇者聯盟3》、《復仇者聯盟2》、《美國隊長3》票房也超過10億元。 《復仇者聯盟》系列3部電影分別于2012年、2015年、2018年上映,全球票房合計接近50億美元。三部曲內地票房合計貢獻了44.22億元。《復仇者聯盟3》是近年來在內地獲得最高票房的漫威電影,內地票房達到23.9億元。 據媒體報道,每年漫威都能給斯坦·李帶來100萬美元的收入,95歲時估計他擁有約5000萬美元的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