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巡察干部正在走訪入戶,了解扶貧資金發放情況。戴建進攝
仙游縣委巡察三組正在游洋鎮開展巡察工作。陳錦平攝
仙游縣巡察干部深入大濟鎮大濟社區聽取群眾對巡察整改的意見。張力攝 “全縣已完成4輪24個單位常規巡察工作,配合省委巡視二組延伸巡察3個單位,市委交叉巡察2個單位,正在開展第5輪6個單位的巡察,組織專項巡察4次;巡察發現反饋問題667個,已整改到位649個,整改率97.3%;督導建章立制227項;問責追責干部246人(次),其中黨政紀處分48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7人;挽回經濟損失1900多萬元……”這是仙游縣委開展巡察工作以來所取得的一份成績單。 仙游縣作為莆田市縣區委巡察工作試點,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推動巡察工作朝著政治巡察更深、發現問題更準、分析問題更透、解決問題更實、擔當意識更強的目標縱深拓展。 履行主體責任牽住“牛鼻子” 仙游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每輪聽取巡察情況匯報,縣委“五人小組”每輪聽取巡察綜合情況匯報……這是仙游縣委履行主體責任的“規定動作”,已成為常態化。 主體責任是黨章賦予各級黨委的神圣職責,是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牛鼻子”。仙游縣委自覺扛起巡察工作主體責任,縣委“五人小組”先后5次聽取巡察情況匯報,縣委常委會11次專題研究巡察工作,及時研究巡察發現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和整改要求。縣委書記認真落實巡察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線索親自督辦;緊密結合縣情實際,確定“全覆蓋巡察、全系統參與、全過程紀實、全封閉運作”巡察工作思路;省市五年規劃出臺后,縣委牽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自我加壓,制定縣委巡察“311”五年工作規劃,即3年內實現巡察“全覆蓋”、1年“回頭看”、1年鞏固提升。 堅持問題導向明確巡察定位 “針對以往巡察中發現的意識形態及選人用人問題相對薄弱的情況,此次抽調縣委組織部、宣傳部、人社局的業務骨干組建機動組,由巡察辦負責協調,配合常規巡察組對被巡察單位的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及選人用人方面開展機動巡察。”這是仙游縣委在第六輪巡察工作作出的部署。 仙游縣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發現不了問題是失職,發現問題不報告是瀆職”的意識,對顯性問題刨根見底,對隱性問題深究細查,緊盯有問題的領導干部,做到找準問題、挖深問題、證實問題。巡察前由縣委巡察辦列出函詢清單,及時協調縣紀委、縣委組織部、公檢法司、財政、審計、國土、信訪、統計等單位,提供被巡察單位及領導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和有關方面的情況,為巡察組綜合分析研判提供參考,確保巡察組“帶著問題去巡察、目標明確搞巡察”。 “要堅持政治導向,明確政治巡察的基本定位,堅守巡察沖著問題去、沿著問題走、盯著問題查的工作底線,把焦點對準被巡察單位黨組織的政治責任和黨員領導干部應當肩負的政治職責。”仙游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傅宗勇表示。 堅持標本兼治巡察整改見實效 仙游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聽取每輪巡察情況匯報時,召集縣紀委黨風室、案管室及掛鉤聯系的紀檢監察室,對被巡察單位發現的問題及問責建議進行科學“理賬”集中會診。由巡察組根據會診結果,明確整改清單、問責清單,并由巡察辦建立臺賬,確保線索移送、問題移交精細精準。 同時,在每一輪巡察結束,經縣委“五人小組”研究同意后,打破原來由巡察組長直接移交問題清單、問責清單的常規做法,提級“交賬”傳導壓力。由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逐一約談被巡察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及紀檢負責人,明確問題整改、成果運用和建章立制等工作要求。并通過落實“兩個責任”動態管理系統下達到被巡察單位全程督辦、滾動管理,確保被巡察單位問題整改不虛化、追責問責不弱化。 巡察結束,及時向有關部門移交問題和線索,對推進整改落實中屬于問題線索的,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調查核實和處置,對問題突出的適時實施“一案雙查”,提高巡察震懾力。 “我們要持續深化政治巡察,督促被巡察黨組織強化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推動基層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仙游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施曉陽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