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要穩定發展,法治不能缺席。”近日,在仙游縣大濟鎮蒲山村,全國勞模、村支書黃加成告訴記者,這里曾是一個“矛盾村”“后進村”,但在今年7月,作為莆田唯一入選的村居,獲評第七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蒲山村的美麗蛻變,得從村規民約說起。2014年,蒲山村根據村情民意,制定了社會治安、消防安全、村風民俗、鄰里關系、婚姻家庭等五個方面共27條村規民約,同時,該村每年終召開一次村民代表聽證會,由村干部深入各家各戶,廣泛聽取村民對村規民約的執行落實情況,提建議、補短板,不斷完善、鞏固村規民約。 “有了村規民約,大家講話做事都有考慮,壞事不能做,好事跟著學,效果立竿見影。”談起這套村規民約,蒲山村民林金建肯定有加。 同樣是在2014年,村里成立了黃加成勞模調解工作室,聘請鎮司法所工作人員為法律顧問,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化解各類村民矛盾糾紛102件,調解成功率100%。 在農村,常見建房攀比現象,但在這里,鄰里互謙互讓,矛盾糾紛當場解決;村里有8人夜間巡邏隊,1支普法平安宣傳隊,宣傳隊每逢節假日組織巡回演出,把法律法規送到各村各戶……短短幾年,“領頭雁”帶著全體村民,在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蒲山村已然蛻變為和諧的美麗鄉村,連續十余年實現“零上訪”“零案發”。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近年來,蒲山村又刮起一陣“公益熱”,村兩委干部帶頭辦公益。黃加成每年拿出2萬元用于困難村民慰問,自己創辦的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也捐出10萬元,用于獎教助學等公益事業;村計生協會會長林金華放棄在上海經商的優越條件,回村任職,6年來投身公益事業,資助困難戶;今年,村里成立了獎教助學基金會,270多位干部、村民捐款達133萬元…… 如今,村民的心,也跟著村子一起悄然變化著。“我兒子今年考了省一級達標校,村里獎勵3000元,我沒領,又再捐了5000元給村教育基金會。”村民林洪華說,“村干部帶頭做公益,大家都把關心關愛給真正需要的人,咱們村的生活是越來越幸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