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毛建波帶領該院研究生駐扎在仙游黃羲博物館,整理拷貝黃羲生前的遺稿遺作,為明年學院舉辦黃羲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做前期的研究和籌備工作。 黃羲系中國高等美術院校第一位人物畫教授,藝幟千秋,垂范后人,乃閩中豪杰,莆陽驕子。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彭閃閃告訴筆者,此次整理拷貝黃羲的資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黃羲的美術教育手稿,包括畫論探索和研究、古代繪畫文獻整理、寫生畫稿;黃羲的書信往來原件,包括與黃賓虹、潘天壽、李碩卿等名家書信交流、切磋繪畫藝術,以及與中國美院、福州、廈門藝術院校教授的書信,涉及藝術活動、理論探究、邀約講學等方面內容;還有黃羲的各個時期美術作品,學生時代的畫作,以人物花鳥山水為主,凸顯閩派特色;在上海美專、浙江美院教學時期的畫作,吸收學院派嚴謹的畫風、歷代名家的長處和宮廷畫的持點;在中國美院教學時期,黃羲與近代大家潘天壽、吳茀之、諸樂三、陸儼少、陸抑非等名家共事交流切磋記錄;以及1936一1937年黃羲與黃賓虹參與故宮書畫文物鑒定時的百萬字手稿、中國美院黃羲教學十八描等著作。 據黃羲的兒子黃國培介紹,在中國畫現代轉型過程中,黃羲用傳統技法探索表現現代生活題材,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他發揚繼承傳統人物畫精華時,作品充分發揮古裝人物畫以線骨為體魄,造型簡練傳神,尤擅長折蘆描,雄奇精妙,所取題材亦多為歷史人物和神話故事,如大禹、王羲之、麻姑等,深為觀者、典藏家所喜愛,仕女畫形象典雅清麗,設色淡雅溫籍。高士則清剛灑脫,出塵之妙,仙道佛釋亦具凡人之情,或偉岸或詼諧。他還創作了許多山水作品,如《山溪放筏》《采茶女》等作品,亦具新意,所作山水重視寫生感受,立意高遠,皴法得宋元人筆墨蒼潤之致,有《天臺山》《黃山》等;花鳥畫有《瓜圖蝶》《警露》等,墨趣潑彩清新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