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仙游眾多的高山中,我看過麥斜巖、天馬山等美麗名山,可那只能算是游走。唯獨去了高聳的鐵尖,我才感知暢游鐵尖絕不是爬高山,而是征服自己的探險。 西苑境內海拔近1400米的鐵尖老早就念茲在茲,是一個絕勝之地的處女峰。這山奇峰突兀、層巒疊嶂,幽林怪石,人跡罕至,生態完整,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堪稱戶外運動的經典驢道。這次機緣巧合總算和登山協會的20多人驢友走起成行,有幸品讀她絕佳山頂和山腰巨大石群綻放的大氣之美。 一大早,一群人駕車沿著高速路直奔世外桃源的大山深處,一個半小時后抵達鐵尖腳下的前縣村。穿過村道,只管沿著路標指示的崎嶇山路前行上坡,幸好早有熱心村民就地取來粗笨山石筑就了坑洼不平的步游道,可山勢徒峭,極不好走。山路錯綜復雜,心懷征服,立志前行,總算攀登至半山腰左拐走了一段平緩的土山路,放眼四望,山巒疊嶂、林木蔥蘢、空氣清新,只覺得爬行在這巍峨而高聳的大山里頭真的渺小的似可忽略——“念天地之悠悠”。10多分鐘后,真正的登山考驗來了,得向上幾近垂直攀援,越走越高,正如魯迅所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我等在茂密的樹林、雜亂不清的灌木和滿地的落葉中穿行,山勢陡峭,上升的坡度越來越大,既要抬頭看路,又得眼觀腳下,還得雙手緊抓滿溢濕漉的樹枝,心兒更似貼著鐵尖山的心臟,此時唯有心在跳,腿不抖,歇歇走走,走走歇歇,有說有笑。 “看,鐵尖悠然在那兒!”在氣喘如牛中聽到這,眾人懸著的心終于落地了。一個個如愿登頂了,每個人在山頂都瘋狂的大聲呼喊,垂首回望著長極了、占滿新鮮腳印的林下逶迤盤山道,豪情勃發,無不驚訝自己居然也能爬上來,在霧氣蒸騰里眼前赫然矗立著宏偉壯觀的“鐵尖”(如圖)。 仿佛天外之物的“鐵尖”啊,懸而不落,驚險刺激,即使發出“山高人為峰”的感慨,但不得不嘆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鐵尖巨石赫然獨立于山巔的一堆抱團亂石上,千百年來一直被風吹雨打日曬,像個人工打磨的鑿石鐵尖,頂部還密布條理分明的線條裝飾,造型優美,石奇峰異,景致壯觀,風景絕美,讓人親近,讓人陶醉。獨立天地間拍照、充饑,再率性坐在山巔峭壁上歇息神聊,放眼四望,“一覽眾山小”,腳下的巖上黑松蓊郁葳蕤,形態各異,有的形如龍蛇交融,有的似盆景多姿,好似一棵棵堅韌挺拔的高山迎客松;而四周如黛青山如玉筍挺立,河流、溝谷、水庫、村莊與藍天白云相掩映,了了分明,儼然一巨幅“錦繡河山圖”,豪放大氣,特別是仙游抽蓄電站、金鐘水庫、九仙溪水電站觸目可及,環山公路如彩帶將它們串成耀眼的明珠——千里橫黛色,散峰出云間。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鐵尖海拔較高,從山腳到山頂風景變化多端,自然登頂的剎那,一覽天地蒼茫,而行到山窮處,坐看云起時,談笑有還期,因為云霧繚繞是常態,遇上好天氣是厚待。我等在依依不舍中隨即再沿原路下降到半山腰觀賞錯落有致、栩栩如生的蓮花石群,但見渾圓巨大的石墩、石柱等充滿平行橫亙的溝溝壑壑,凹處布滿綿柔濕滑綠苔蘚,凸處冷冽狀如利劍,形態古樸純厚,景觀別具一格。你瞧,各呈奇狀、靈性十足,有形態逼真的石豬、有使勁拱石的石象、有直立翻開的書卷,也有妙不可言的“蓮花朵朵開”,乘風破浪的石船、有讓人嘆為觀止的石鼓、槽溝交錯且線條優美的石槽……駐足每一塊石頭,你都會慨嘆造化的神奇偉大,想象萬千,如果說十八股頭的花崗巖石群是“大家閨秀”,那這鐵尖的蓮花石就是亭亭玉立的小家碧玉,沾滿氤氳的仙氣,躺在上面與她嬉戲玩耍自是何等美妙! 美好的時光總是飄揚而逝,在溫暖的落日余暉中我們收拾行囊,整裝告別這令人亢奮、可全身心感受戶外“野趣”的鐵尖,沿途相伴的有潺潺山泉和啁啾鳥鳴,及帶不走的盡開顏。是呀,約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徒步登山,借決心、勇氣和毅力,在置身于綠色的氧吧收獲著征服高山的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