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晚上,仙游縣楓亭鎮蔡襄雕像廣場前,花燈如潮、游人如織,莆田市“媽祖愛·元宵長”文化旅游月啟動儀式在此舉行。 從上空俯視,璀璨花燈映照著楓慈溪。在千年的傳承發展過程中,楓亭游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彩燈文化體系。當晚的游燈隊伍,裝飾精美的頭牌主匾由儀仗隊簇擁而行,車鼓隊、十音八樂隊、女子腰鼓隊穿插在游燈方隊之中,菜頭燈、蜈蚣燈、松樹燈等千奇百態,異彩紛呈。百戲彩架燈展示歷史故事,融入戲劇、燈藝和雜技等藝術技巧,令人嘆為觀止,舞龍舞獅讓游燈錦上添花。 2008年6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楓亭元宵游燈習俗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楓亭游燈協會會長劉建庭介紹,當晚的游燈活動有2000多人參與,游燈的隊伍約1公里長,游行路程約10公里,有百戲彩燈架11架、彩車約40輛,現場觀眾達10萬人,規模為歷年之最。 據悉,此次莆田市舉辦的以“媽祖愛·元宵長”為主題的元宵文化旅游月活動,從2月10日(正月初六)一直延續到3月8日(農歷二月初二),重點推薦七條元宵游線路,楓亭元宵游位列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