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峰鄉四黃村宜居新家園拔地起。
社硎鄉浪漫櫻花引客來。 櫻花、桃花、油菜花、紫云英等色彩斑斕點綴山間,一排排錯落有致、別具特色的新民居和遠處醉美的田園風光相映成趣,一個個種滿特色農產品的采摘園吸引著一波波的游客,春意融融,氣象萬千,吹拂著欣欣向榮的鄉村,一股蓬勃奮發的生機和活力正在廣袤的仙游大地上鋪開…… 近年來,仙游縣委、縣政府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統一部署,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聚焦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突出產業興旺,推進特色農業發展,繪就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據統計,去年全縣農業總產值35.13億元,比增5.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8元,比增10.9%,農村經濟呈現生機勃發的嶄新局面。 ■全力攻堅宜居環境 “今年回來了,感覺家鄉和記憶中不一樣了,變得更綠色、更清潔、更干凈、更美麗。”春節元宵期間,不少回到龍華鎮金溪村的村民深有感觸。 2月20日,記者來到龍華鎮金溪村,漫步在村中小道,時而可見環衛工人、群眾,手拿掃帚清理雜草和沿邊垃圾。村民李新椿告訴記者,現在每天都有村干部、衛生員按照片區在村中巡邏,如果發現有垃圾就馬上清理掉,環境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幸福指數也是一天比一天高。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已然成為仙游很多鄉村的記憶,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當前,“村村戶戶搞清潔,干干凈凈迎春節”的村莊清潔行動在仙游的18個鄉鎮(街道)同步進行,環境改善有目共睹,讓生活在其中的村民紛紛點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今春以來,該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做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精神,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作為踐行“三級聯動、多部門共建”模式的重要措施,突出重點,統籌安排,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這場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的戰役,主攻方向是農村垃圾、污水治理等。對此,仙游建立了縣、鄉(鎮)、村(居)三級農村垃圾整治長效管理機制,穩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去年建設城區公廁28座,鄉鎮集鎮區公廁24座,農村公廁258座,旅游公廁7座,完成99個村12102戶三格化糞池、2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開展村莊房前屋后整治,完成60%的村莊整治,同步規整村莊桿線,著力提升農村生活環境。 為了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該縣落實“包保”管理制度,實行定人員、定任務、定標準、定路段、定獎懲“五定”,確保環境衛生清掃及時、長效保潔。各村(居)按照每500人配備1名保潔員的標準組建了環衛隊伍,采取“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運行模式,做到垃圾日產日清,眼下,全縣垃圾轉運站每日共轉運垃圾約1000多噸。 同時,該縣還加強巡查監管力度,確保整治有效果能保持。全縣采用縣直部門對各鄉鎮進行督導,組織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督查小組,進行不定期開展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并督促相關村居整改。 眼下,一系列著實有效的措施,守護著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呵護著醉美田園風光的點點鄉愁,農民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鄉村振興的腳步更加堅實有力。 ■美麗鄉村“顏值”提升 一棟棟別具莆仙特色的民居拔地而起,一條條整潔的水泥道路延伸到掛著大紅燈籠的各家各戶,近日,記者在游洋鎮天馬村外石門集中安置區看到,40余戶村民已陸續搬入新居,歡度元宵佳節。 以前住的是土屋,不僅狹小,而且一到臺風、下大雨的時候就很擔心房子是否會倒塌。剛剛搬進新居的鄭麗欽告訴記者,如今搬進兩層半的小洋房不僅住得舒服,房子周圍還都是綠化和休閑設施,非常方便,生活真的是一天天變好。 游洋鎮天馬村黨支部書記鄭星輝介紹,為解決村民的住房困境,2017年8月,外石門集中安置區開始動工建設,項目占地30畝,建設23棟雙排兩層半的小洋房以及一棟5層半的套房,共安置村民66戶。通過一年多的建設,項目于2018年10月份建成并全部交付使用,眼下,村民已然陸續入住裝修,村內交通、居住環境大大改善,村民幸福感持續提升。 而來到仙游縣菜溪旅游新村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各司其職的施工人員干得熱火朝天,各種建筑材料堆滿現場,不少樓房如雨后的春筍,已拔地而起顯現雛形,施工現場顯得井然有序,爭取在6月底完成新村,圓上群眾安居夢。 新村建設如火如荼,圍繞改善村民居住條件,快速推進美麗鄉村和幸福家園建設,近年來,仙游縣推進“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抓好舊房裸房整治、村莊綠化建設,包括公路、村內道路的建設和提升,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等重點工作,根據“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的要求,立足各村人文風貌實際,建設新時代特色美麗新家園。 去年,仙游新創建鐘山鎮朗橋村(示范村)、鳴和村,西苑鄉仙東村(示范村),榜頭鎮后南溪村,賴店鎮龍興村,郊尾鎮新和村、三埔村等24個美麗鄉村,并打造26個“幸福家園”試點村,為推動農村改革再突破、鄉村振興再出發打下堅實基礎。 ■特色產業方興未艾 油菜花開花香四溢,田間猶如一片金黃燦燦、隨風翻涌的海洋,青山綠水與鄉村新居勾勒出一幅美麗的圖景。元宵期間,鐘山鎮湖亭村農家樂人氣火爆,公路旁隨處可見一望無際盛開的油菜花田,吸引大批游客觀光旅游,歡聲笑語響徹在醉美的田園風光之間,變成群眾致富的希望。 環境變美了,產業興旺了。湖亭村的變化是仙游農村環境持續向好、居住條件不斷改善、產業不斷融合的一個縮影。眼下,在社硎、鐘山等,油菜花海點綴在青山綠水間;在游洋、書峰等,紫云英姹紫嫣紅,依托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借助農村農業特色優勢,凝聚推進城鄉一體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合力,努力打造特色化、規范化、品牌化的鄉村旅游產品,仙游縣已然形成了集休閑農業、農家樂、森林人家等多種類型產品多元發展的格局。 截至目前,仙游共創建省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5家、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20家,并陸續推出了書峰鄉百松村、大濟鎮烏石村、鯉南鎮祥林山莊、鐘山鎮好柿多莊園等一批鄉村旅游代表產品,打造了菜溪鄉樂家農家樂、楓亭鎮星星生態園、西苑鄉山水鳳苑等一批星級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推薦鐘山鎮南興村、大濟鎮溪口村、書峰鄉四黃村、鯉城街道富洋村、度尾鎮后埔村、礪山村、東峰村等7個村申報鄉村旅游特色村。 不斷筑牢富民強縣的物質基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近年來,仙游縣突出產業興旺,推進特色農業發展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農業“接二連三”。 眼下,仙游根據各鄉鎮情況,因地制宜,從西南到東北,形成了度尾文旦柚、龍華茶葉、金沙薏米、書峰枇杷、仙游鄭宅茶、臺灣甜柿、油茶等特色農產品格局,并創新建設鐘山鎮朗橋村鄉村振興示范區,在北部山區打造多個生態農業觀光園。 目前,全縣特色農產品面積達10萬畝,建成福建最大的臺灣甜柿基地、全國品質一流的度尾文旦柚基地、全省設施最為先進的溫室大棚蔬菜基地、莆田面積最大的金沙薏米基地。 同時,仙游縣還著力發展采摘、休閑、觀光農業,全縣已建成休閑、觀光、旅游農業項目13個,投入建設資金12000多萬元,安排農民就業1000多人,年接待游客20萬多人次、收益3000多萬元。 產業興,則鄉村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對鄉村振興進行部署,為仙游指明了發展新方向。下一步,仙游將充分發揮振興鄉村集團作用,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持續實施投資入股分紅、投資光伏發電、發展鄉村旅游、發展特色產業、盤活村集體資產、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山林權抵押貸款投資分紅、土地整治等8種模式,激發鄉村內生活力,確保農民生活富裕,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