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開春之際,2月27日,臺灣農民創業園里一片忙碌的景象,施肥、剪枝……農民們正為新一年的收獲而勞作(如圖①)。而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工作人員們也分赴各個農場,為臺農們送上量身定制的“農e貸”等金融產品,解決困擾春季生產的資金需求,助力臺農發展。 據了解,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是全國最大的臺灣甜柿基地,涉及鐘山、游洋等8個鄉鎮。自2009年以來,已吸引110人,63家臺資農業企業入駐,累計總投資6500多萬美元,累計開發面積達2.5萬畝。去年園區產值創新高達3.9億元。但同許多農業產業一樣,臺灣甜柿種植也面臨著周期性的資金短缺問題。 針對臺農的實際情況,縣農信社按照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打通金融服務‘三農’各個環節”推動“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逐步回歸本源”的要求,專門進行了實地調研,并對癥下藥。針對臺農推出“農e貸”等金融產品,該產品具有“一次授信、三年可用”“有用有利、無用無利”等優勢,打通了服務臺農的“最后一公里路”。 據縣農信社游洋分社主任蔡越晗介紹,“農e貸”針對臺企資金流動情況,以及生產周期,提供靈活的信貸支持,且可以隨借隨用,還款方便(如圖②)。 聽完農信社工作人員的介紹后,市山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貴銘心情舒暢了許多。“有了政策支持,今年打算再擴大種植面積,預計還要申請貸款約500萬元。”王貴銘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