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街道及洪橋社區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仙游紅木生態園綠意濃濃、花木蔥蘢。 3月12日,正值植樹節,仙游縣委書記鄭亞木、縣長吳國順等縣領導與400多名干部群眾一起來到客山公園開展2019年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為美麗新仙游增添新綠。植樹過程中,鄭亞木、吳國順還不時叮囑有關部門,要加強新種苗木的后期養護和管理,切實保證樹木成活率,共建新時代美麗新仙游。 春回大地萬物生,植樹造林好時節。近年來,仙游縣加快推進國土綠化,鞏固國家級園林縣城、省級森林縣城等創建的經驗成果,科學規劃,全面推進城區、道路、水系、園區、景區、校園、鄉村、庭院和屏障綠化;山上抓提升、山下抓延伸,統籌山上山下、城市鄉村整體推進,全面消滅荒山,調整優化樹種結構,推進綠化美化花化彩化香化,努力營造綠樹成蔭、生態優美、自然和諧的美麗家園,讓群眾享受山青水秀、碧海藍天、清新空氣綠色福利。 截至目前,仙游縣林地面積2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1.08%,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擁有生態林60萬畝,綠化工作成績斐然。 科學規劃 寫好綠色文章 春意融融,記者從莆永高速仙游城區出口向仙港大道行駛,只見道路兩側綠化樹郁郁蔥蔥,四周花木蔥蘢,令人心曠神怡。站在仙港大橋上遠眺木蘭溪,兩岸綠意濃濃,高樓鱗次櫛比,喬灌木錯落有致,水景交相輝映,一幅路在林中、城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美麗畫卷正在鋪展。 滿眼皆綠、處處是景,說起城區環境的變化,家住仙游紅木生態園附近的鄭麗華告訴記者,以前紅木園未建時,周圍是一大片荒地,環境臟亂不說,下雨天還有一股惡臭味。如今經過綠化提升建設,滿園的春色,花草樹木巧妙結合,到處是園林化景觀,成為他們游玩踏青的好去處。 鄭麗華眼里的這些景致,是仙游縣高起點定位、大手筆推進城鄉綠化的生動體現。 長期以來,仙游縣委、縣政府始終把生態文明融入發展全過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深入落實《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制定了“城鄉綠化提升五年行動計劃”。規劃以蜚山為屏、蘭水為脈、綠地為魂、人文為韻,通過城區、道路、水系、園區、景區、校園、鄉村、庭院和屏障等“九大”綠化建設;傾力打造“三大示范帶”,共計劃實施綠化項目403個,綠化面積98367畝(含屏障綠化87010畝)。 今年,縣林業局早早就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春季綠化地塊進行實地勘察,深入鄉鎮、保護區等調研,計劃植樹造林和森林經營任務為8.32萬畝,其中植樹造林3萬畝、森林撫育2.47萬畝、封山育林2.85萬畝。 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突出抓好村莊綠化、珍貴樹種造林;加強流域生態修復,開展現有桉樹林改造、低效針葉林等林分改造、花化彩化提升等工程。 此外,仙游縣還將建設西苑鄉鳳山村、社硎鄉白洋村、龍華鎮金溪村和貂峰村共4個省級森林村莊,促進城鄉綠化水平全面提升。各鄉鎮(管委會)、鯉城街道辦事處、縣直有關單位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和特色亮點,建設示范點,以點促面,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植綠播綠,共同寫好綠色文章,增添綠色底紋。 全民植樹 繪就美麗畫卷 規劃已繪就,關鍵看落實,為“攜手綠化仙游,共建宜居家園”,仙游縣制定了造林綠化工作暨“大造闊葉樹 綠化全仙游”行動方案,及時將今年3萬畝造林綠化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山頭地塊。 揮鍬鏟土、放入樹苗、培實土料、提桶澆水,3月12日,度尾鎮劍山村木蘭溪支流朝天溪沿岸,數百名青年志愿者忙得熱火朝天。當天,在志愿者的努力下,全長1公里的溪畔,共種植藍花楹、黃花槐、羊蹄甲等苗木430余株。 活動主辦方負責人、團縣委書記陳麗君告訴記者,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保護母親河是全縣人民的責任,此次活動以“保護木蘭溪 共建青年林”為主題,通過公益植樹,為美化花化木蘭溪作出應有的貢獻。 當天,全民義務植樹的熱潮也在仙游的其他地方上演。縣直機關八大系統單位干部職工、鯉城街道干部職工等在客山媽祖公園新種香樟、宮粉紫荊等樹種共計1800株;郊尾鎮黨委、政府干部職工一行到仙港大道郊尾鎮出口新和村主干道旁,種下百棵樟樹;西苑鄉干部和市婦聯在木蘭溪源頭舉行“走進木蘭溪,保護母親河”巾幗林植樹活動,種下百余棵新樹,為仙游大地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這些只是仙游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月”活動的縮影??h林業局局長邱金宇介紹,為掀起造林綠化高潮,仙游還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臺資外資、民間組織和個人,通過捐資、認養、義務植樹等方式積極參與建設黨員先鋒林、勞模林、青年林、紅領巾林、企業愛心林等,以“點、線、面”的全方位綠化和全民的共同參與形式,提升仙游人居環境。截至目前,仙游已完成造林1.8萬畝。 此外,仙游還實行“以獎代補”,以推動大造林大綠化活動的深入開展。除了林業部門積極向上爭取各類補助資金外,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646.5萬元,依據年終驗收結果,對完成綠化任務的單位給予相應獎勵。 創新改革 保護生態安全 全民植樹造林熱潮后,如何加強新種苗木的后期養護和管理,切實保證樹木成活率,真正讓綠樹成蔭,點靚美麗仙游? “三分造、七分管,林業系統一直流行著這句話,說明造林后養護工作是多么重要?!笨h綠化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管護好森林離不開巡查和嚴格的保護制度,日常不僅要做好森林防火和資源保護工作,更要不斷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在縣綠化辦公室,記者見到桌子上疊滿了各個地域的森林養護報告。該負責人介紹,這些報告都是護林員深入一線收集匯報上來的,樹木的生長信息情況從中可以清晰看到,杜絕了只栽不管或重栽輕管的現象。 在仙游西北部大山里,率先試水啟動村級護林員管理機制改革,按照“鄉聘、站管、村監督、縣督導”的管理模式,探索推行非全日制勞務派遣的用工形式,各鄉鎮政府與派遣公司、派遣公司與護林員分別簽訂合同,建立“一年一聘”的動態管理模式,原則上每1萬畝為一個管護區,配備一名護林員。 眼下,仙游通過勞務派遣形式,共聘任了186名護林員。他們日常重點開展巡山防火工作,還負責病蟲害防護、防盜等,精心呵護著全縣森林資源安全,為仙游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而在城區,仙游縣還大膽創新,實施保潔為主、綠化養護、市政設施維護修補等于一體綜合管理的“1+N”模式,對城區樹木進行管護,工作人員每天下到各街道,查看情況,查找問題,及時發現養護存在問題,進一步提升養護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為真正織起全縣森林防護大網,該縣還在全市率先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改革試點工作,特別是優先飲用水源保護區域贖買試點,通過桉樹采伐、造林樹種改造為闊葉樹或針闊混交林,進一步提高林分涵養水源功能,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安全,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加快建設新時代美麗新仙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