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鄉林 清源林 昨日,記者從縣編辦獲悉,“仙游縣生態國有林場”,對外加掛“仙游木蘭溪源保護區管理處”牌子,定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今年內配全配齊管理人員。這是我縣加強對木蘭溪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悉,2012年12月經省政府批準建立木蘭溪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8025公頃,涉及西苑、石蒼、社硎、菜溪等4個鄉鎮20個行政村、1個林場,包括戴云山脈東坡的石谷解、仙游山和十八股頭等主峰,主要保護對象是森林生態系統及其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 從2013年開始,縣里每年對保護區內林權所有者予以3元/畝補助,防治尺蠖、毒娥等病蟲害1000多畝,完成木蘭溪源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建設和木蘭溪源頭標志石碑、公園綠化美化、青年林、清源林、同鄉林等建設。初步統計結果表明,維管束植物有1366種,有脊椎動物有420種,大型真菌137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南方紅豆杉、水松和銀杏等3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蟒蛇、黃腹角雉、云豹等3種,新發現稀有物種長苞鐵杉。區內溪流以石谷解為起源中心,向四周分流,是莆田“母親河”木蘭溪的源頭,也是仙游縣乃至莆田市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孕育著豐富優質的水源,直接為莆田市300多萬居民提供日常的生活和生產用水。 2015年起,我縣對木蘭溪源開展保護區衛星遙感試點工作,促進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與自然演替,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今年伊始,我縣計劃投資80多萬元新建仙西、墓前兩個管理站,投資10萬元完成保護區野外動物紅外線項目建設,投資15萬元用于建設保護區生物防火林帶15公里,投資30多萬元開展保護區宣傳教育基地建設,開展衛星遙感監測核查工作,開展“綠盾2019”保護區專項行動,加強木蘭溪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改善生態環境、保持地區生態平衡,讓保護區成為集物種與生態保護、水土保持、科普宣傳教育、科學研究、對外交流與合作、生態旅游、永續利用自然資源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自然保護區。 木蘭溪源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鄭瑞椿告訴記者,保護區海拔200~1803m,素有“天然氧吧”之稱,而且相對高差大,地勢陡峻,山峰高聳,溝谷幽深,懸泉飛瀑,溪流靈秀,巖石奇特,林豐竹茂,具古、奇、幽、秀等特征,自然旅游資源豐富。保護區有豐富的森林景觀,林木茂密,物種豐富,生物多樣性高,是重要的野生動物棲息地,有眾多的珍稀動植物資源,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生態教育、生態旅游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