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信聯社工作人員上門為楊明鎮(左)講解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 “賒賬肯定價格更高,不然誰愿意賣給我。”3月13日,仙游縣楊氏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鎮談到,由于資金無法充足周轉,他多年來一直向部分化肥廠家賒賬,以此來維持公司的運營。直到前年,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工作人員上門送來了好東西。 位于榜頭鎮后堡村三山半山腰上的楊氏農業創辦于2000年4月,2016年被省政府評為福建省第八輪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建有養豬場一個,開發綠色農場基地119公頃,果園26.7公頃,通過“種養結合、以種定養”的生態養殖模式,形成“山上建園、園中養豬、豬糞追園、沼液灌溉”的立體生態模式。 然而長期以來,作為農村重要生產資料的土地由于確權難、評估難、流轉難等問題,始終不能作為銀行貸款的抵押物,農村土地無法轉化為資金來支持農業發展。以致于許許多多的“楊明鎮”坐擁山頭,卻無計可施。 2016年,我縣開始試點推行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縣農信聯社秉承“立足社區、服務三農、城鄉互動、富民強社”的辦社宗旨,主動介入該行動中,梳理了一批具備條件的企業,為他們特別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規模化生產經營者解決資金不足問題。 2017年,縣農信聯社信貸部王曜斌和鐵路頭信用社主任楊雙竹經過一番評估測算,為楊明鎮成功申請了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 “原來我在農信聯社也有貸款,利息大概是10.88‰,轉成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后,利息降為7.125‰,每年光利息支出就能節省大概12萬元。”楊明鎮告訴記者,不僅利息支出省了,“不賒賬以后,化肥、飼料等材料的成本也降了,這相當是額外增加了一筆收入。” 王曜斌表示,雖然楊明鎮的綠色農場基地有119公頃,果園26.7公頃,但經過認真評估測算,他只需抵押20公頃農地的經營權就可獲得所需的250萬元貸款資金,滿足生產經營的需求。 有了這筆資金后,楊明鎮終于得以把心中一直設想的冷藏保鮮庫和果園農田之中的噴灌設施建了起來,進一步完善立體農業的硬件配置,為今后的企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還硬化了進山山道,方便交通出行。 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縣農信聯社今年辦理的土地抵押貸款已達347筆,總金額27510萬元,切切實實為農業生產大戶們緩解了信貸壓力,降低了生產成本,助推他們在農業供給側改革道路上輕裝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