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仙游縣度尾鎮(zhèn)礪山村洪家埔的南潮宮,內有蟠龍石柱、方形石雕柱、石雕扁柱、石楹聯(lián)等石雕古跡,精美絕倫,出自郭懷之手。 坐北朝南的南潮宮,原為宋代書院,明代改為宮宇,清乾隆九年(1744年)重建,到嘉慶九年(1804年)完工,由門廳、主殿、兩旁廊廡和廂房組成,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主祀媽祖、陳靖姑、李媽,宮門旁豎立的石雕楹聯(lián)“廟對礪山觀虎變,靈昭潮水慶龍興”,為清嘉慶年間興化進士、翰林院編修郭尚先撰寫。上殿另鐫有“神鎮(zhèn)潮川昭日月,龍興洛水會風云”的楹聯(lián),傳說這對瑰寶不是雕出來的,而是經(jīng)5年時間用鐵杵磨出來的。 郭懷,度尾鎮(zhèn)礪山村頂厝門人,生于1748年,卒于1835年,是一石匠世家傳人。18歲起,他游走天下,博采眾長,開創(chuàng)了“蟠龍石柱”這一絕技。后來,郭懷應其父和宗親的召喚,返鄉(xiāng)參加南潮宮重修工程,帶領徒弟前后歷經(jīng)27年完工。目前,仙游出自他師徒之手且存世的石雕精品,可見于劍山楊泗宮、中岳錦溪宮和仙游東門石坊、縣文廟等處。 在這些作品中,郭懷把木雕、玉雕技法融為一體,完全不同于北方石雕粗獷豪放的風格,而是另辟出精細、靈巧的表現(xiàn)手法,開創(chuàng)出中國石雕“南派”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