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氧化池塘 鄭志忠 攝 近日,在仙游縣大濟鎮坑北村,記者看到一口小水塘蓄滿了水,大概有50平方米大小,3至5米深,四周用網狀物圍起來,里面種著荷花、茭白等植物,養著埃及鯰魚等魚類。 這是大濟鎮打造的生態氧化塘,用于凈化生活污水。周邊居民污水通過管網收集后,流入氧化塘,經過1至2天生物分解后,排到旁邊的農田灌溉渠,當作肥水,回收利用,徹底達標后,再流入溪流河溝。 在文殊村的一大片耕田里,留著幾塊沒有種植的田地,這是鎮里從當地村民手中租來的閑置農田,設計成生態濕地,沒有生態氧化塘那么深,但工作原理一樣,同樣是生物凈化,再回收再利用。 在無法使用生態氧化塘和生態濕地的地方,大濟鎮因地制宜,建造標準化糞池,集中收納處理生活污水,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溪流沿線地區。記者來到大濟溪邊一處居民點上,只見一名村民操作一臺抽水泵,將處理過的污水抽到農田灌溉渠中,每天抽兩次。 “經過摸底排查后,鎮里擠出100萬元資金,給排污大戶鋪設污水收集管網。”大濟鎮黨委書記張志東說,主要是鎮衛生院、大濟中學、中心幼兒園、鄉村客運站和食品加工廠。 大濟鎮位于木蘭溪上游平原,下轄23個村居,總人口近10萬。境內河流密集,主要河流有4條,其中木蘭溪河道長7.57公里,今年1至3月份水質均為Ⅲ類;大濟溪河道長11.4公里,今年1至3月份水質分別為Ⅱ類、Ⅲ類、Ⅲ類;松坂溪河道長12.7公里,今年1至3月份水質均為Ⅱ類;紅嘩溪河道長6.13公里,今年1至3月份水質均為Ⅲ類。 在生活污水尚未納管的情況下,大濟鎮各村因地制宜建設生態氧化塘,進行污水消納。截至目前,坑北村、龍坂村生態氧化塘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另有2個村生態氧化塘正在開挖建設,6個村生態氧化塘在選址中。 2017年,大濟鎮完成5個村1915戶三格化糞池建設;2018年完成9個村1430戶;2019年涉及文殊村、龍坂村、大濟社區、山岑村、尾坂村、烏石村、后林村、阮里村、北山村9個村1340戶,已經摸底排查及委托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