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多福,仙游龍華鎮金溪村走出去的一個大能人。他在河南從事工程施工,事業如日中天;他全心幫扶老家金溪村“造血”脫貧,累計為村里慷慨解囊900多萬元,助推更多村民在脫貧路上脫困聚福。 黃多福從小長大的金溪村與泉州市洛江區、南安市交界,總人口5600多人,是莆田市委市政府確定的54個“老少邊島”掛鉤幫扶的貧困村之一。 3年前,莆田市動員遍布全國各地的莆商回鄉結對幫扶。事業有成的黃多福積極響應“精準扶貧——莆商在行動”的號召,當年4月初返鄉與金溪貧困村簽訂幫扶結對協議,決心用自己的行動為他們“授之以漁”,切實改變貧困面貌。 金溪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25戶82人,其中:低保戶23戶76人,因病致貧14戶50人,因殘致貧10戶30人,因缺勞力致貧1戶3人。懷著不打無準備之戰的心理,經多方詳細了解摸清村情的黃多福在鎮、村干部帶領下特地到村里困難戶家中挨家走訪,了解其家庭詳細情況,并決定以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捐贈扶貧等多種扶貧方式,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改變貧困面貌。 “強村富民”關鍵在產業。金溪村“古門嶺”的63畝茶園原種植經濟效益低下的“福六”“毛蟹”等落伍品種,在黃多福的建議下,請來省里專家、縣茶葉協會以及茶葉龍頭企業共同商討“把脈”。最后黃多福出資30萬元、金溪茶廠出資10萬元進行茶園改造,實施茶園土壤質量改良,種植“金牡丹”“瑞香”“臺灣烏龍”“翠玉”等高效益的新品種茶苗15萬余株。黃多福捐資5萬元實施技能培訓,由金溪茶廠、縣茶葉協會、茶葉合作社負責技術指導及開展茶園管理、茶葉制作和茶藝表演等免費培訓。金溪村建檔立卡的25戶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的37人參與管理和就業,增加他們的打工收入。茶園投產時年可產生效益12萬元,年可增加村財收入6萬元以上。同時,黃多福斥資近30萬元在金溪小學空閑屋頂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年可為村財創收3萬余元。 為了解決村里興辦民生事業資金動力不足的難題,黃多福則發揮捐贈扶貧的作用。自2009年起他堅持每年為金溪村80歲老人集體做壽、優秀學子獎學助教、老協會、幸福院等年均捐款10多萬元,僅此累計捐獻了近百萬元。為了解決金溪村等全鎮五保對象集中供養,提高五保對象保障水平,實現農村老有所養的目標,3年前鎮里選址在金溪村建設占地5畝、三層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60個床位總投資420萬元的標準敬老院,但資金缺口170萬元。黃多福獲悉后,立即捐贈170萬元協助建設養老院。 為了促進金溪村基礎教育發展,捐資設立以“愛心助學、重教獎學”宗旨的金溪小學獎教獎學基金,并帶頭捐款3萬元,且向村民表態允諾自2017年起10年內每年為基金捐獻注入3萬元資金,為金溪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