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在國慶節前后就可以開展土地復墾工作了,日后,眼前的這一片危舊房就能變成良田沃土。”在蓋尾鎮東許村北厝自然村,蓋尾鎮黨委副書記張成斌對記者說道。 東許村舊村復墾項目于2014年4月啟動,2018年2月通過省國土資源廳核定批復,是全市目前最大的舊村復墾項目。待土地復墾后,東許村預計可新增水田170.8畝。 據悉,這片舊村復墾區共涉及9個自然村,有50多戶村民是祖子孫三代同住一間房,且村內牲畜棚、露天廁所零星分布,是典型的臟亂差村落。這次通過舊村復墾和新村建設,不僅能增加耕地面積,改善農業、農村生產條件和人居環境,而且為美麗鄉村建設籌集了資本,提供了發展新動能。 舊房荒厝要變成良田美景,實施起來并非易事。東許村原村黨支部書記、現項目負責人林玉鎮向記者展示了四年來厚厚的工作記錄,舊村復墾項目包含了21個村民小組599戶,許多村民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認為“祖宗的房子拆不得”,給錢也不能賣,導致舊房拆除、宅基地回收困難非常大。為全力推進項目前進,東許村成立了舊村復墾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完善縣鎮村三級聯動、多部門齊抓共管、黨政群齊心協力的工作機制,層層分解目標責任。“每個階段都有很多困難,我們會曉之以法,動之以利,調動群眾積極性和參與性,讓一座座危舊房、一個個空心村復墾變成為良田。”林玉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