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泗宮位于度尾鎮劍山村,以其保存有大量清代“八閩雕刻師祖”郭懷的石雕精品而聞名于世(如圖),是我縣石雕藝術寶庫,201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泗宮原名錦鳳壇,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土木結構,占地300多平方米。宮廟進深五間,面寬三間,穿斗抬梁式屋架,懸山頂,畫梁雕棟,丹漆貼金,金碧輝煌。 楊泗宮的石柱、石門以及墻壁角柱上雕刻著的龍、花鳥、人物、樓閣亭榭等浮雕均出自郭懷師徒之手;梁柱斗拱均為丹漆貼金的套雕木刻;殿上懸掛乾隆四十五年制作的“德潤蒼生”等匾額,四邊雕刻飛龍出海和雙鳳戲牡丹的花邊,藝術造詣極高。 宮門前立著一對石獅,公獅戲珠,口若云開;母獅護小獅,兩目微恰。更值得稱道的要數宮門檐下的一對方形石雕長柱,雕有“百鼠戲瓜”。百鼠神態各異,藏匿于瓜藤之間,盡顯憨態。據當地的傳說,老鼠排在十二生肖之首,是因為他藏起五谷種子,才有了五谷豐登,因此,“百鼠戲瓜”寓意豐收。 宮內分為上下兩廳,中有小方形天井,環立四根大龍柱,全是用石頭精雕細磨的。下對柱是郭懷所雕的五鳳斗龍,上對柱是其徒弟雕刻的四鳳斗龍,各具特色。 記者了解到,楊泗宮供奉的是民間道教神靈張圣君。史載,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農歷七月廿三,張圣君出生在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他游走于永泰、閩清、尤溪、莆田、仙游等地,時瘴氣瘟疫橫行,他懸壺濟世,以草藥救治災民,為海峽兩岸居民所篤信的神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