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7月,一些家長會利用暑假假期帶著孩子出去旅行。但是往往假期歸來后,卻直奔醫院就診,其中患有胃腸道疾病的孩子不在少數。 究其原因,是旅途中病從口入。專家提醒,帶著孩子出外旅行,應注意飲食衛生,特別是山泉水不能生喝、現摘瓜果勿生吃、旅游城市攤位小吃應謹慎食用等,慎防小孩患胃腸道疾病。 出游在外注意四要點: 第一:飲水衛生第一位 我們去爬山的時候,總能碰到在喝景區山泉水的游客,天氣炎熱而泉水清澈,加上爬山消耗體力,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喝了起來。其實泉水看似干凈,實際上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寄生蟲。孩子腸胃嬌嫩,抵抗力不如成人,生水是不能直接給孩子飲用的。旅途飲水應以開水和消毒凈化過的自來水為主,有些海島、山區的水質不佳,應盡量買瓶裝純凈水燒開給孩子飲用。 第二:吃瓜果需洗凈或去皮 現在很多家長有意識地帶孩子親近大自然,采摘瓜果,現摘現吃。瓜果除了受農藥污染外,果農施天然肥料也可能會有病毒存在,在采摘與銷售過程中也可能會受到細菌污染。當孩子食用沒有清洗的瓜果,病菌一同進入腸胃,就會引起嘔吐、腹瀉等胃腸疾病。所以務必記住,有皮瓜果一定要削去皮,沒有皮的瓜果一定要帶回家或酒店之后反復洗凈,千萬不要現摘現吃,警惕病從口入。 第三:特色城市攤位小吃要謹慎 出門旅行都喜歡尋找當地美食,去吃一些平時沒見過的食物或者當地出名的街邊美食。但是有些攤位或沿街擺賣的衛生情況并不理想。小攤小販的食物還是少給孩子食用為好,特別是一些生冷的食物。另外,旅途中盡量讓孩子三餐按時,飲食習慣爭取與家中日常相似。 第四:乘車途中少飲食 乘坐交通工具時,由于身體消耗低,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速度減慢,如果不節制飲食,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腸胃不適。 據老人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