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朗橋,朗橋的秋天,是被悠然時光精心構思出來的美妙華章,封面閃耀著黃金的光芒,扉頁寫著成熟和收獲,你輕輕翻開,細細品讀,每一個章節,都是山明水秀,詩意佳釀。 趁微風不燥,陽光正好,來朗橋,沉醉于百畝花海吧! 第一朵硫化菊欣然怒放,將秋的秘密告訴另一朵,看吧,遍野的秋菊都在燦爛秋陽下怒放,漫延到田邊,漫延到棧道,你不由順著溢滿泥土芳香的田埂,越走越歡樂,走到繽紛的秋天里。 百合擎著狹長伶俐的細葉,優雅舒展一個微笑的弧度,一不小心,就開得滿目皆是。純白的純情內斂,橘色的那么奔放而恣意。在綠色的梯田里,像打翻了一個調色盤,綠的葉、艷的花,招引著你,將寬檐帽與長裙的靚影,一起融入這最美的秋色。 還有呢,還有隨風飄搖的格桑花呢,還有楚楚可人的馬鞭草呢……來,和三兩閨蜜,在亭子里小坐,留一幀美照,聞一回花香,掬一捧秋光,這個秋天,簡直不要太美好! 還記得小時候卷起褲管、光著腳丫,在稻田時捉魚的情景嗎?活蹦亂跳的魚兒在水中穿梭,一個水花濺開,又滑溜溜地從指間逃開,徐徐游走……陽光、水花、笑聲,那時童年里最愜意的時刻。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朗橋的田間,專為孩子們留了一個捉魚池,大大小小的錦鯉成群成群來回游動。讓孩子去體驗捉魚吧,和魚兒一起在水中嬉戲、結伴同樂,回歸大自然,無拘無束。到迷宮里,和孩子一起重溫童年的趣味,讓笑聲先從迷宮的出口逸出,讓歡叫回蕩到云際吧!一旁的稻田里,小豬佩奇正在期待與小朋友攜手留影呢!集齊秋天的絢爛、童年的快樂與家人的陪伴,就是最讓人開懷的“配齊”吧! 秋天,用她的巧手,借來七色陽光,借來雨露清風,給稻田鍍上金色。秋天的田野,是一首美麗的詩,更是一支歡樂的歌。 朗橋,用她的巧手,又一次在稻田里種出一個彩色稻田娃娃。是如何精細地測繪,是如何準確地計算,又是如何勤勞的雙手,才可以再一次在豐收節上精彩地亮相呢? 走走走,帶孩子登上三樓去看、去議、去賞,去吟誦“稻花香里說豐年”,去感嘆“粒粒皆辛苦”。走走走,帶孩子去探索泥土的觸感。輕搖曼舞的是謙虛低垂的穗子;淺吟低唱的是收割后依然豐沃的土地。走進朗橋,你可以捕捉秋天的靈感,領受秋天的熏陶;你就會體驗秋天的收獲來自春天的播種,豐收的喜悅來自辛勤的汗水。 高天大地,你信步走來,正好清賞秋天。 村口那一片微景觀,是否因為與眾不同,一下子吸引了你。簡單,簡單到只是細或碎的綠葉、灰或白的細石;精巧,一個石磨,一個石槽,卻是路燈亮起時,一起“石來運轉”,流水潺潺的。依著民居、據著原貌,用心妝點,竟成了小村里別具一格的療愈系風景。 路旁的民居門口,偶爾一個大缸,種一株生機盎然的綠植,與整個村莊的簡樸、清寧,毫無違和感,反倒憑添了幾分俏皮。 是習習秋風,引你登山遠眺。朗橋鄉村公園就在朗橋正處麥斜巖的東大門,自山腳登起,山林與巖石,極似麥斜巖。一路走來,可以邂逅充滿傳奇色彩的寶峰書亭,聽一段書生登科的秩事;可以拾級而上,左手撫綠樹茅草,右手扶昂然巨石,卻是一段輕松登頂的征服;可以在峰頂的豬母石上,俯瞰醉美朗橋,阡陌相交,炊煙裊裊,是秋天里寫不盡的畫意詩情。 朗橋有古厝,迄今五百余年,名為東坑古厝。歷經二十四代人的傳承,陸續加蓋,現存三排護厝、閣樓,規格統一、左右對稱,層次漸高、錯落有致,縱橫有序,巷道相連、通風良好,具有防火災防山匪等功能,體現了閩中興泰里民居的典型山區地域特色。 古厝群結構與布局拙樸厚重實用,在一萬多平方米的山地上建有180多間民居,庭院樓上的天井周邊,設有走廊和欄干,欄干邊上的“美人靠”正脈脈傾訴流逝的歲月。行走古厝間,依稀可以想見那宗親和睦,其樂融融的往昔時光。 在這個被群山環抱的村落里,在平坦寬闊的良田里,神奇地臥著一塊突兀的黑石。這塊神秘的石頭不但有名字——烏石公,更有一個浪漫的傳說。你可以登上烏石公,仰望長天,回味落入凡間的真愛故事。不管歲月如何流逝,在世間流轉的,為何總離不開相思的苦楚啊。 在解放戰爭年代,朗橋所轄的林劉自然村,因為山高路陡、地勢險峻,成了閩中特委和戴云縱隊重要的地下交通站。為了銘記那段血與火的歷史,目前,林劉自然村舊址房屋已經騰出并打造成革命史展示館。 田園風光、詩意棲居;驚艷花海,浪漫朗橋。 山水悠遠,歲月無痕,大地不老,陽光普照,秋天來朗橋吧,為這篇秋的華章,畫一個唯美的省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