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現(xiàn)場辦理安置戶不動產權證。
金井安置房紅白相間、錯落有致。 安置房建設是一項民生工程,今年來,仙游縣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著力破解安置房辦證難題。截至目前,全縣已竣工安置房項目共46個15111套,已全部完成首次登記,完成率為100%。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安置房辦證工作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是市、縣2019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為民解難題”的專題整改內容之一。今年來,仙游縣高度重視安置房辦證工作,積極組織有關部門多次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提出對策、破解難題、主動作為,確保安置房歷史遺留辦證工作目標任務按時高效完成,著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今年來,仙游縣對所有建成安置區(qū)存在的遺留問題進行梳理,通過部門聯(lián)動、優(yōu)化程序、簡化材料、靠前服務等舉措,主動作為,加快安置房辦證進度,維護好群眾的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全縣已竣工安置房項目共46個15111套(含套房8629套、店面4119坎、工具間等2363間),已全部完成首次登記,完成率為100%;完成轉移登記4228套,占應轉移套數(shù)10761套的39.29%。 摸清底數(shù) 解民憂紓民困 “住進了新房,可是沒有產權證,群眾心里不踏實。今天終于可以在家門口辦證了,辦理不動產證的效率太高了,一兩個鐘頭就辦好了,大家都很高興。”11月8日,在沈海復線金井安置區(qū),安置戶黃金友領到紅彤彤的“不動產權證書”激動不已。 近年來,美麗仙游建設持續(xù)加快,仙游人居環(huán)境不斷提升,一大批重點項目紛紛落地,但隨之帶來的是土地征用、拆遷以及安置房建設問題,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安置戶雖然已入住其中,但遲遲未能辦理房屋登記,成為群眾心中的一大“堵點”。其中,沈海復線金井安置區(qū)更是涉及到全縣6個鄉(xiāng)鎮(zhèn),300多戶安置戶,是全縣最為復雜的一個安置區(qū),拿到不動產權證書成為這里所有安置戶的共同期盼。 為有效回應群眾的關切,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仙游將如何破解安置戶的產權證辦理難題列為“為民解難題”的專題整改內容之一,由縣自然資源局牽頭,多次深入一線調研,對所有建成安置區(qū)存在的遺留問題進行梳理,總共梳理出資料不齊手續(xù)不全、政策銜接等8大類問題,逐個解決。對資料不全的要求追本溯源,實行具簽辦理。 初步摸清底數(shù)后,該縣專門成立辦證領導工作組,由縣政府分管領導負責、縣自然資源局牽頭,縣住建局、稅務局、財政局、鯉城管委會、仙港工業(yè)園管委會、工藝產業(yè)園管委會等部門組成,所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管委會、各片區(qū)指揮部)等建設單位必須成立專門安置房辦證小組,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管委會)、指揮部主要負貴人擔任組長、具體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專門負責安量房辦證工作,辦證專職工作人員不少于2人,切實解決好群眾之所盼、之所憂。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安置房歷史遺留辦證工作問題,多次調研,召開專項會議,確保辦證工作目標任務按時高效完成。縣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陳高峰告訴記者,該中心作為主要牽頭方之一,積極發(fā)揮紐帶聯(lián)絡作用,上下對接及時發(fā)現(xiàn)梳理辦證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逐步確定了辦證所需材料、理順了辦證流程、明確了辦證步驟,為確保完成任務打下了基礎。 明確目標 實施限時辦結 安置房首次登記,必須于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安置房轉移登記,必須按市政府要求到年底完成70%;今后陸續(xù)竣工的,必須在項目竣工后2個月內完成安置房總證的辦理工作,竣工后3個月內完成安置戶差價款結算回遷及辦理不動產證到戶工作。 來到縣不動產中心辦公室,墻面張貼的目標任務安排表異常醒目。陳高峰介紹,安置房產權證辦理的速度和工作成效事關百姓民生,仙游結合實際情況,掛圖作戰(zhàn),明確各安置區(qū)完成首次登記、轉移登記的任務目標,按照各安置區(qū)辦結節(jié)點,明確責任人,要求安置房所涉及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管委會)及指揮部必須高度重視,解放思想,勇于擔當,特別是要求縣不動產登記中心要優(yōu)化程序、簡化材料、靠前服務,做好安置房辦證工作。 圍繞安置房辦理轉移登記,中心更是提供一站式優(yōu)質服務,精心組織,制定流程,抽調專人,集中辦理,依據(jù)不動產登記中心的要求制定詳細流程,針對安置房的特殊情況,不動產轉移登記程序和要件資料比一般商品房復雜,為使群眾方便及時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采取全程陪同方式熱心服務。 手續(xù)專人盯,每日有進展,問題不過夜。該縣還建立了效能督查機制和限時辦結制度,加強各項工作督查,建立由縣政府、效能辦等聯(lián)合督查機制,嚴格按照時間節(jié)點重點督促工作進度,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堅持每個月一通報、每周一調度,并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眼下,在一系列的舉措帶動下,仙游歷史遺留問題安置房辦證取得一定的成效。仙游縣大濟鎮(zhèn)烏石村98戶莆永高速公路征遷戶,成功解決了困擾他們近10年有房無證的難題。 截至上月底,各片區(qū)、指揮部積極受理安置房辦證材料,在全縣各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下,全縣已竣工安置房項目共46個15111套(含套房8629套、店面4119坎、工具間等2363間),已全部完成首次登記,完成率為100%;完成轉移登記4228套,占應轉移套數(shù)10761套的39.29%。 窗口前移 讓群眾少跑腿 近日,在鯉城街道來洋村村部,人頭攢動。縣不動產權登記中心、行政服務中心、稅務局等組織工作人員現(xiàn)場為該村拆遷群眾辦理安置房不動產權證。 現(xiàn)場,工作人員分成幾組受理不動產權交易、辦證等申請材料,協(xié)助群眾填寫申報表格,并耐心為還未交納稅費的群眾,提供安置房增購及繼承、贈與等的稅費政策咨詢,幫助他們計算應交納的稅費。 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張智勇介紹,來洋村共有安置房427套,當天現(xiàn)場多部門聯(lián)動,實行“一次性受理,集成服務”,共受理群眾安置房160多套的申報辦證材料,頒發(fā)不動產權證31本,真正讓群眾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 拿到不動產權證來洋村安置居民林美滿迫不及待打開產權證,仔細查看房主、房屋面積等項登記內容,并詳細詢問是否可以變賣或者抵押貸款。張智勇告訴記者,安置房不動產權辦證后,可以受到物權保護,還能進行抵押貸款等交易行為,變資產為資本。 安置房辦證意義重大,為確保高效推進,讓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決心,在安置房辦證中,仙游實行窗口前移制度,將服務關口直接前移到社區(qū)、安置房小區(qū),組織業(yè)務工作人員直接前往楓亭高鐵安置房“高鐵花苑”、鯉城街道來洋社區(qū)、壩垅社區(qū)進行現(xiàn)場辦理安置房轉移登記手續(xù),直接受理230多宗安置房轉移登記,涉及建筑面積2.7萬多平方米。 通過上門服務、提前介入,讓群眾少跑腿,切切實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shù)。陳高峰說,下一步,結合開展主題教育,仙游縣還將持續(xù)不斷完善有效措施方案,指定專人負責,簡化工作程序,優(yōu)化辦證服務,創(chuàng)新機制加強協(xié)同,多措并舉加快推進安置房辦證,讓群眾“安心”住進安置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