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 近日,由縣政協主編的《仙游美食》一書正式出版。 仙游餐飲文化歷史源遠流長,飲食業歷來十分興盛,賦存在民間的地方特產食材、風味美食種類非常豐富,佳肴品種多達1800多個。相傳北宋元佑年間,仙游曾以民間小吃“水龍”“荔枝肉”“楓亭糕”等進貢給宮廷,深受贊賞。 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仙游美食也“走出家園,邁向全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每年平均有近10萬多農業富余勞動力外出,分布在廣東、上海、四川、重慶和本省各地,經營面食、包點、煎粿、鍋邊、扁食、瑞龍、米粉、白粿、赤餅、蚮餅、燜豆腐等仙游風味小吃。仙游小吃也得到了大量的人氣與口碑,在閩菜發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為了傳承仙游美食文化,打造仙游美食品牌,縣政協組織編寫了《仙游美食》一書,精選、推介仙游縣地方名點、名小吃和特色名菜300多例。該書以豐富多彩的成品圖片為主,配以相應的菜譜,使全書圖文并茂,充分體現各種類美食不同的美和食物的色、香、味、形、器與文字內容的協調一致。 此外,書中還對每道菜的出處由來、特點功效等加以說明,讓每位食客在品嘗仙游美食的同時,也能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并分為海鮮、肉食、米食、面食、雜食、藥膳、素食、時蔬等八個類別展開,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給大家一個豐厚、多姿、有趣的仙游美食圖譜,為仙游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進一步了解仙游、認識仙游、吃在仙游的新渠道,極大地豐富仙游旅游文化的內涵,堪稱“仙游美食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