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加順,是大濟鎮東井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1月14日上午,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縣委書記鄭亞木帶著縣、部門、鄉鎮三級掛鉤干部到他家里走訪慰問,送來了年貨及慰問金,以及節日的問候和祝福。 鄭加順顯得十分高興,他把鄭亞木一行迎到了裝修一新的瓷磚店里,這坎瓷磚店是金融扶貧的結果。去年11月19日,鄭加順辦理小額貸款續貸,用于瓷磚店的發展,預計每年可增收10000元以上。鄭加順一坐下來就興奮地聊起了家庭的變化(如圖)。 今年43歲的鄭加順離異,一家5口人,父母年老多病,18歲的長子肢體殘疾,次子在學校讀書。要靠什么來撐起這個貧病交加的家庭? 2019年7月26日,鄭加順這個家被新增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縣里為其指定掛鉤幫扶人,要求每月一走訪,幫助這個家庭解決具體問題。隨后,由掛鉤大濟鎮的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陳朝霞以及鎮干部再與鄭加順對接幫扶,實現縣領導、部門、鄉鎮三級掛鉤,第一時間制定幫扶方案,實現有效對接、精準幫扶。 鄭亞木一邊認真聽,一邊詳細了解鄭加順父母疾病治療情況。他的父親是個高血壓患者,常年吃藥;他的母親因患有肝硬化常年住院,除享受的醫療補助之外,往返開銷費用較大,為此,大濟鎮民政辦每年給予臨時救助款2000元,幫助這個家緩解醫藥費壓力。 鄭加順次子鄭俊勇的教育情況和在校表現,也是鄭亞木非常掛念的事,他特地問起了教育資助政策的落實情況。去年9月份,鄭俊勇入讀現代中學高一年級,已享受2019年秋季教育資助3000元,自去年起縣僑聯為他申請馬來西亞僑胞盧金峰助學金,去年已領取第一筆助學金2800元。 在交談中,鄭亞木極為關注產業和就業幫扶的情況。他說,這樣的家庭要徹底擺脫貧困,關鍵要通過自我發展產業和增加就業,增強自我“造血”功能,才能斬斷窮根。 去年8月1日,鄭加順所在的東井村安排一個公益性崗位,讓鄭加順從事村衛生保潔工作,月工資1380元。今年月工資提到1570元,年可增收18840元。去年8月6日鎮里還為他申請產業扶貧資金,補助2019年第二批中央財政發展資金3500元,用于發展水稻種植。 2019年7月31日,鄭加順的長子鄭俊杰經大濟鎮政府介紹到銘天下紅木家具有限公司學習電商,實習期間給予每月800元生活補助。3個月過后,鄭俊杰正式入職,每月工資1500元加提成,可增收2300-4000元。 鄭亞木一行還特地到銘天下公司看望鄭俊杰,了解他在公司的工作情況。目前,鄭俊杰專攻產品設計,公司上下認為他既能吃苦耐勞,又能認真鉆研,是學電商的“好苗子”。 聽著鄭加順掰指頭算著2019年收入情況:開瓷磚店年收入16000元,公益性崗位收入共2760元、務工收入1600元;殘疾補助年收入1560元、養老金年收入3378元、中央財政補助3500元、省級財政補助3000元、社會救助2000元、大病補貼1183元、助學金3800元;慰問金600元。2019年這個家庭總收入39381元,人均純收入7876.2元,穩定超過脫貧標準。 對鄭加順的變化,鄭亞木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產業發展起來,讓家庭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鄭亞木囑咐鎮村干部今年要繼續跟蹤幫扶鄭加順,落實好扶貧政策,確保高質量脫貧不返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