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是當前防止疫情蔓延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目前,各地對密切接觸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這就需要各地進一步做實、做細相關工作,讓居家隔離者基本生活有保障、公共服務能滿足、抗疫心態不恐慌。抗擊疫情沒有局外人,居家也能作貢獻。 目前,各地對密切接觸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這一群體數量龐大且無明顯癥狀,病毒又存在一定時間的潛伏期,因而做好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是當前防止疫情蔓延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這就需要各地進一步做實、做細相關工作,讓居家隔離者基本生活有保障、公共服務能滿足、抗疫心態不恐慌。 首先,居家隔離不隔生活保障。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基本生活需求;閉門隔離期間,更要做好群眾的吃飯、用水、用電、用氣、供暖等生活保障工作。當前,各地積極探索,通過蔬菜進社區、志愿者服務等方式,滿足居家隔離者的生活需求。比如,河北滄州市在主城區108個社區配置300多名“生活專員”,通過微信聯系,為居家隔離群眾、體弱多病的老人代購生活用品上門,受到群眾好評。 其次,居家隔離不隔公共服務。特殊時期,為避免人員聚集,學校、醫院、劇院、公園、體育館等場所的公共服務功能受到影響。特別是上學和就醫,屬于剛需范疇的公共服務,耽誤不得,因而要想方設法滿足。目前,全國很多地區已經通過網絡課堂等方式,實現了停課不停學。一些非疫情類的疾病,則需要細化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滿足群眾普通就醫需求。河北邢臺市通過醫生“線上”坐診、建立醫患微信群等方式,為抗疫期間市民常見病、慢性病就診提供了極大方便,這樣的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 再次,居家隔離不隔抗疫信心。人在相對封閉的空間里,容易產生恐慌心理,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更要做好居家隔離群體的心理疏導,既避免引發過度恐慌,也要鼓舞廣大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一方面,要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群眾關切,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居家鍛煉、居家學習,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充分利用好空閑時間。 抗擊疫情沒有局外人,居家也能作貢獻。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離不開前線醫護人員的努力奮戰,也需要后方各類要素的保障、全民配合參與,只要人人堅定信心,勝利終將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