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市民們都開始注重清潔衛生,出門一趟回家就各種消毒。這不,家住蘭溪邊的鄭女士每天出門買菜回家后就會用含有75%酒精的噴霧給自己全身上下進行消毒,菜、鞋子、鞋底、包包、手機、快遞、外賣包裝,她也全都要消毒一遍才會安心,畢竟最近到處都在倡導要有講衛生、勤洗手的好習慣。 那么,這樣到底有沒有必要呢!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26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過度消毒不科學,而且有害。車轱轆消毒、樓道空氣消毒、鞋底消毒、快遞外賣包裝消毒、空曠地面消毒都屬于過度消毒。 “環境中自然微生物很多,絕大多數不構成人際間傳播。”專家認為,疾病的發生和病原的接觸方式、毒力的大小、病原的數量以及作用時間的長短都有很大關系,而上述幾種途徑均不構成傳染病傳播的重要環節。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進行手的消毒,也是沒有必要的。“需要用手接觸干凈的東西,或者需要用手接觸食品時,可以預防性消毒,但是更多時候勤洗手就足夠了。”對于消毒劑的選用,專家說,不管什么樣的消毒劑都是化學物品,不僅有殺滅微生物的作用,對人體還有副作用。 同時,很多人在家里安裝紫外線燈對空氣和物表進行消毒,也不推薦,建議慎用。因為紫外線照射過量有致盲和皮膚致癌的可能,這樣的消毒不僅達不到消毒目的,還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