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峰鄉境內多丘陵,山地多、耕地少,當地枇杷栽培歷史悠久,品種豐富。近年來,書峰鄉政府依托書峰枇杷協會,引導全鄉2萬多畝枇杷產業化經營,成立了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了“書峰”牌商標枇杷,聯合果農抱團闖市場,“書峰枇杷”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 走在鄉道上,隨處可見成片的枇杷林,層層疊疊綿延山間,一顆顆金燦燦的枇杷掛滿枝頭,令人垂涎欲滴。果園內,一些果農正忙著采摘自家的枇杷,路上不時會遇見果農挑著滿擔子的枇杷,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果農林雷金說,“今年氣候條件適宜,枇杷長勢喜人、粒大飽滿,再過兩周,枇杷就要全面進入成熟采摘期了。” “枇杷好吃,保鮮卻難。”據書峰村主任黃宗建介紹,枇杷采摘后,一般只能存放兩三天,如果不放入冷藏庫,就會腐爛,加上枇杷集中上市的時候,正是南方梅雨季,因此保鮮就意味著增收。 為了緩解枇杷旺季儲存問題,讓山區的枇杷走俏,當地政府新建了一座占地150平方米、容量100噸的冷鮮庫,用于冷藏新鮮采摘枇杷,一方面可以延長枇杷保質存放期,提高鮮果銷售量,另一方面根據市場需求,將冷鮮庫中的枇杷深加工成枇杷花茶、枇杷膏、枇杷果脯等相關農產品,打造更為豐富的產業鏈條,進一步壯大書峰枇杷產業。 得知冷鮮庫已建成即將投入使用,該公司積極落實國網公司關于全面推廣低壓小微企業客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三零”服務要求,主動與當地政府溝通聯系,組織黨員服務隊上門了解冷鮮庫用電需求,現場制定用電方案。同時,根據冷鮮庫用電情況,組織專業人員對冷鮮庫所涉及的線路設備改造方案進行聯合勘察、設計,全力為冷鮮庫提供充足電力保障。 “現在有了冷鮮庫,又有可靠的電力來保障,我們不愁枇杷的存放問題了。”林雷金說,眼下疫情依然嚴峻,新摘的枇杷放在冷鮮庫里,就不用擔心枇杷銷售受到影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