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位名叫魏婷婷的學醫學生,老家仙游山區,仙游一中讀高中,如今是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17級本科生。在這個冷氣襲人的鼠年春節,她看到團仙游縣委招募醫療志愿服務隊員的公告,毅然報名,成為玉井社區一名醫務志愿者,教人戴口罩、測體溫,那樣的一絲不茍,普及科學防護知識,那樣的專業細心,就連為居民辦理臨時出入證,那樣“麻煩”的小事,她也任勞任怨地去做,踐行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 她的所作所為讓我想起魯迅的《熱風--隨感錄四十一》中的一段話,“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是的,疫情洶涌,應該是努力奮戰的理由,而不該是就此逃避的借口。若要人生精彩,就要走出書齋,走進火熱的生活,不茍且于現在,不妥協于困難,不屈服于失敗。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我認識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共同的疫戰:鯉城慈孝里愛心協會會長楊圣保深夜到檢查點送餐,園莊社區老黨員鄭文明夜提醫藥箱走村入戶,塔兜村預備黨員陳津鋒每天堅持利用無人機喊話勸導,龍華金溪村李金池老人,每天早出晚歸,用真真切切的感情,實實在在的行動,兌現自己當好疫戰宣傳員的諾言,郊尾湖宅村黨支部書記劉金葉兄弟,天天忙于人員排查、宣傳勸導、卡口值守,還慷慨解囊3.7萬元支持防疫……這些平凡人在災難面前卻高貴如神。 在無常的變幻里,最有力的一句話,“放心吧,沒事,有我在”;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話,“你累了,好好休息”。將心比心地對待他人,敬畏別人的付出與犧牲,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當你懂得足以尊重與敬畏萬物眾生,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會微笑著去面對挫折,去戰勝苦難,去面對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