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在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倒計時300天時,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習近平在福建工作十七年半,對精準扶貧、擺脫貧困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與實踐,并以身作則幫扶困難群眾。18年前,他深情地為仙游一名困難老戰士捐款,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2002年6月18日,福建日報以《一個三野老戰士的多舛命運》為題,報道了仙游縣老戰士李朝金的困難事跡。時任省長習近平看到后,當天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1000元,委托《福建日報》記者轉交給李朝金老人,同時對相關問題作出重要批示:“像李朝金這樣為革命勝利負過傷、流過血的老退伍軍人,應該讓他們同其他老人一樣有一個幸福的晚年。莆田市、仙游縣、榜頭鎮三級政府和民政部門雖然已給予了相應救助,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政府部門和全社會共同努力。此類事情社會上時有發生,應想辦法建立一種社會救助機制,在各級民政部門加大對病、殘和‘五保’人員等社會困難群體進行扶持的同時,也發動社會各界及時對他們進行救助”。 病榻前的李朝金老淚縱橫:“為窮人求解放,多少戰友犧牲了生命,我只不過出了一點力,受了幾次傷。到了晚年,黨和政府還這么關心我,省長還這么關心我,我真的很感動”。一件捐款“小事”,深刻地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初心。 一、福建是習近平精準扶貧理念的重要孕育地 福建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第二故鄉,他對八閩大地和人民充滿感情,他在福建工作期間,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鳥先飛”的意識,帶領八閩人民早日擺脫貧困。如他在廈門工作期間,主動要求分管農業工作,主動深入一線解群眾燃眉之急。1986年夏,同安水稻遭受旱災,習近平帶隊到田間地頭解決實際問題。因抗旱及時,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習近平在寧德》采訪錄中,記載習近平扶貧的一件件“小事”:“有一年冬天,一個畬族村發生泥石流,死了二三十個村民,經濟損失也很重,我陪他一起去慰問。各項事情都安排好了,慰問禮物也都準備好了。這時候他突然發現,有個農戶居然還在打赤腳,馬上掏錢在村上給這個農戶買了雙鞋”“習書記還在平潭專門資助了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他每次到平潭調研,都會專門去看望這個孩子”。習近平在福建以他的為民初心時刻關注著民生“小事”,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大事”。 習近平一到任福州市委書記,馬上著手抓棚戶區改造,他指出:舊城改造的目的不是地產開發,而是要安置好百姓,特別是貧困的百姓。“習近平同志做了很多改善民生的事情,為提高福州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質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踐行為民初心,決戰決勝仙游脫貧攻堅 《習近平在福州》采訪錄中,楊木澤回憶:對于這種幫扶,習書記也有過一些具體指導。他說,有的干部自己做主,給困難戶帶了補品過去,人家肚子還沒吃飽,吃什么補品?他還說,解決特困戶的問題,不是看一次,帶點東西,媒體一報道就完成任務了。政府幫扶是理所當然的,但同時也要引導他們再就業,幫助這些特困戶走出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要“高度重視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挑戰”,有四個方面:剩余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挑戰、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很大、脫貧攻堅工作需要加強。距離2020年底只有200多天的時間,時不我待,又遭遇疫情影響,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在福建工作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為民初心,決戰決勝仙游脫貧攻堅。 一要切實加強黨委、政府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要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脫貧攻堅一線高高飄揚。2004年6月,仙游率先成立“黨員扶貧濟困促進會”。該會多年來與曾德梅愛心助學活動聯合會開展貧困學生、“留守孩子”結對幫扶幫學,涌現出曾德梅老人等先進人物、感人事跡;2011年在全縣18個鄉鎮設立了黨員服務中心,在324個村居設立黨員服務站,構建起縣、鄉鎮、村居三級黨員服務網絡,有力保障了我縣社會救助體系的全覆蓋、系統運行。近年來,仙游通過規定每月19日為精準扶貧統一走訪日等措施,推動社會救助、精準扶貧落細落實。今年遭遇疫情影響,各級政府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如3月16日我省出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十九條措施》,加強臨時救助和兜底保障等。有的鄉鎮創新推出舉措,如度尾鎮為轄內159名高中及以下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每人發放100元的“網課流量補助紅包”,龍華鎮副鎮長錄制喊贊句教育漫畫,宣傳學校戰“疫”知識,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教育扶貧。 二要充分發揮仙游鄉賢和社會各界的重要作用。先富帶動后富,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2017年底,仙游縣成立扶貧促進會,當天,全縣企業家和社會各界慷慨捐助1420余萬元。同時,仙游還涌現出海綿團、古道公益仙游站、仙游愛心幫幫團、仙游義工服務隊等公益組織,這是仙游充分發揮本土社會力量,完善社會救助機制的一大創舉。 三要充分調動困難群體自身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除因病、因殘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者以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外,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都應該、都能夠實現順利脫貧。扶貧先扶志。對困難群眾既要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同時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幫扶。要因地制宜開展各類適用技術培訓,不斷增加貧困群眾的致富本領。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實踐看,疫情或災害對減貧進程會產生影響”。我們要踐行為民初心,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貫徹習近平對莆田、仙游民政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建設“百姓富”的新時代美麗新仙游,實現仙游人民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幸福美好生活,書寫無愧于新時代和全縣人民的新業績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