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鄉前溪村曾經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山村,村內房屋破舊,村道狹窄。如今,它卻華麗轉身,變成了一個擁有人工湖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得益于更具亮點的環境和景觀,我縣這個少數民族村寨,更加增添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陽春三月,群山環抱,少數民族特色民居依山而建,在藍天白云映襯下,湖面波光粼粼,整個村落美不勝收(如圖)。 新建成的人工湖有個詩意的名字——鯉魚尾,它位于前溪村濕地,湖區設計為鯉魚尾圖形,主體設計由攔水壩、主體擋墻、景觀道、六角亭四部分組成,配有垃圾桶5個、大理石長椅6個、紅楓5棵和過濾池1座。 西苑鄉副鄉長顏正橋介紹,鯉魚尾人工湖不僅有景觀的作用,還能為農田提供灌溉水,相當于蓄水池,而攔水壩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及水流疏導方向,這些對促進新農村建設,提高當地農民群眾的生產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鯉魚尾人工湖于2019年8月1日開始施工,2019年12月11日竣工驗收,總投資64萬元,湖區總面積3347.05平方米,湖岸護岸總長225.5米,步行道總長225.5米,水深1.5米。該湖設計協同周邊的整體規劃,強調其生態性,在不破壞少數民族村落原始生態的前提下,使硬景和軟景相互交融、層次分明。 此外,該村還新建了溪頭老人活動廣場,為該村老年群體提供活動場所,豐富老年人生活。這些項目的竣工,實現了該村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定位的提檔升級,提升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宜居度,為少數民族村落經濟發展助推加力。 據悉,老人活動廣場和人工湖項目所用資金都來自市縣財政專項目扶貧發展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