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城市管理局率先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大力開展道路“滴撒漏”治理,實行建筑垃圾準運制度,用“繡花”功夫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讓市民群眾共享城市高質量發展成果。今年,全縣將投入500萬元財政資金用于生活垃圾分類,不斷改善人居環境。 城市管理是一個城市的名片,與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數息息相關。仙游縣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創新城市管理方式,注重“建管并舉,疏堵結合”,用“繡花”功夫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建立起城市管理的常態化機制,促進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為創城營造良好環境。 道路通暢了,環境更靚了,市容市貌大變樣,城市管理大提升……走在仙游的大街小巷,環境優美、秩序井然、和諧宜居的城市新風撲面而來。今年以來,仙游縣城市管理局不斷推動城市管理工作向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方向邁進,讓市民群眾共享城市高質量發展成果。 強化衛生管理 守護群眾健康 連日來,在仙游垃圾處理(焚燒發電)廠,一車車經過消殺處理的廢棄口罩被運到這里,在上千度高溫下充分熱解,最終被無害化處理。疫情發生以來,這里每天都要處理500多噸的生活垃圾,轉化為20多萬度的電能。 仙游垃圾處理(焚燒發電)廠項目總投資6.19億元,其中一期項目日處理垃圾能力為600噸,于去年底開始試運行,今年3月9日并網發電、整套啟動。項目的投用解決了仙游縣存在的垃圾“外送”問題,對實現當地垃圾集中回收處理,減少運輸處理費用和環境污染,保持生態平衡,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強力助推作用。同時,也解決了當地廢棄口罩和涉疫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難題。 今年,仙游縣城市管理局全方位加強城區衛生保潔消毒工作,在城區主次干道和44個物業住宅小區增設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101個,同時專門成立2組環衛工人隊伍對專用垃圾桶進行規范管理,定時對垃圾桶內外消毒,廢棄口罩統一收集轉運至仙游垃圾處理(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和被不法人員收集利用。 為確保疫情期間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及時消除疫情傳染源,自1月28日起,該局每天出動環衛工人40人,并新增小型消毒噴霧機5臺,對鯉中步行街、龍宮廣場、建材城廣場、天博廣場、蘭溪景觀帶等城區重點公共場所進行消毒,目前累計消毒面積約2120萬平方米。對環衛設施設備進行消毒,垃圾轉運站設備及工具每日消毒2次,垃圾轉運車輛每日進行清洗消毒,公共廁所每日消毒1次,垃圾收集容器、垃圾點每日消毒2次。 4月30日,仙游縣率先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對下一步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作了具體規劃。明確今年將投入500萬元財政資金用于全縣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輛采購、終端處理設施建設、分類屋(亭)建設、分類桶采購和縣分類辦宣傳及工作經費等。同時,聘用督導員督促做到分類投放,科學構建分類收集體系,努力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理水平,不斷改善人居環境。 規范建章立制 暢通出行環境 道路是一個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大街小巷的整潔與暢通度,決定著城市發展的廣度。今年以來,仙游縣大力開展道路“滴撒漏”治理,實行建筑垃圾準運制度,規定各建筑工地在清運工程渣土前,必須到縣行政服務中心申請辦理《建筑垃圾處置核準證》,明確建筑渣土的產生點、消納點和運輸時限,以及渣土運輸車輛的數量和車牌號。嚴格按照標明的時間、地點、路線等要求進行運輸。 同時,要求施工單位嚴格落實并啟用“五小工程”,確保所有渣土車輛平載、凈車進出工地。對于未使用“五小工程”且未能凈車、平載出場的施工單位將給予警告,同時函告住建部門督促其限時整改。大力加強路面執法巡查力度,嚴厲打擊“滴撒漏”現象,今年以來,共查處26車次違規運輸渣土污染城市道路的行為。 管理有序了,建設也要規范起來。3月12日,仙游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城市道路挖掘修復管理的通知》,對道路及地下管線的專項規劃、施工計劃、審批服務、施工管理、統一修復等加以明確規定。其中,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交付使用5年內,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內不得挖掘,這意味“拉鏈路”現象將成為歷史。 “因項目建設需要挖掘城市道路,在辦理審批服務階段,即要求挖掘單位按規定明確施工期限及施工規范,有效避免出現部分挖掘單位隨意占用道路、拖沓施工的情況,以及施工圍擋不統一、告示牌不規范等問題。”縣城市管理局法制與許可服務股負責人莊錦建告訴記者,《通知》明確,道路挖掘施工要全面應用頂管法等非開挖埋管施工技術,這將進一步縮短管線建設工期,有效減少管線建設破路施工影響范圍,對挖掘單位來說,施工的綜合成本也大大降低。 為打通城市道路管養的“細枝末梢”,該局還將市政公用設施維護關注點投向民心工程、“里子”工程。今年以來,多次組織工作人員對解放路、八二五大街、南大路、勝利路、園濱路等路段的人行道磚進行全面排查摸底,目前已修復松動損壞人行道磚61處1193塊,并安排維護人員繼續開展拉網式修補工作,破解困擾大家出行的難題。同時,為提高城市路燈亮燈率,該局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督促養管公司加強巡查維修。今年來,修復電纜故障41處,修復燈桿車損、傾斜燈桿7處,修復不亮燈2700盞,更換路燈燈罩102個。 亮出繡花功夫 美化城市形象 去年7月,仙游投資2.6億元開展城區衛生保潔“1+N”項目,由福建省錦輝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接手,承包期5年,主要服務業務分為環衛保潔作業、市政設施維護管理、木蘭溪流域及景觀工程維護管理等三部分。每月,城管、水利、住建等相關部門定時開展業務抽查,并對承包公司進行考核。 這種市場化運作模式,讓城區內保潔人力安排和任務劃分更加明晰,勞動效率大大提升,衛生保潔逐步邁向有序、高效、全覆蓋。截至目前,仙游城區環衛工人約有665人,環衛專用車輛達91部,主城區環境衛生面貌得到進一步提升。 占道經營是城市管理的難題之一。對此,該局全面推行定崗定點責任制,加大力度整治城區主次干道占道擺攤、夜間燒烤、大排檔等行為,組建8支值守隊、1支機動隊,每日蹲守迎勛路、田嶺底、黨校路等城區8個重要路段,對違法占道攤位及時清理,對聚集人群進行勸導疏散。堅持“執法與服務、處罰與教育、管理與疏導”相結合,清理流動商販,規范店外經營,積極勸導群眾自覺維護良好市容形象。今年以來,共整治店外經營5678處、取締亂擺攤5032個,立案處罰占道經營154件。 針對市民遇到的生產生活相關問題,該局圍繞“快速發現和快速處置”這一核心,充分利用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網絡優勢,強化問題多維采集,對城市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快速有效地進行反饋和解決,即查即糾涉及城市管理問題,全力構筑起“智慧”防線。據該中心負責人陳飛忠介紹,今年以來,該中心共受理各類案件38627起,辦結38486起,辦結率達99.63%。 “城市管理就得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像繡花一樣精細’的要求,不斷提高精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讓我們的城市更和諧、更宜居。”仙游縣城市管理局局長郭玉湖表示,城市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更是一項民生工程,要直面城市管理的難點、痛點和短板,以“市民需求”為標尺,用“市民滿意”來衡量,堅持“精細化、智慧化、法治化”管理理念,使城市管理既重“面子”、更重“里子”,持續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助力我市常態化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