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縣對全縣95座公益性小型水庫實行物業化管理,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給第三方管理,物業化管理年度合同額達240多萬元。這有效緩解了水庫工程管理中人員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確保水庫安全運行。 據了解,仙游縣境內公益性小型水庫有95座,其中?。ㄒ唬┬退畮?7座、?。ǘ┬退畮?8座,主要工程效益為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一直以來,這些水庫實行鄉鎮屬地管理模式,存在人員缺、力量弱、經費難、管養差、隱患多等問題。為加強管護工作、提高管護水平,該縣探索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推行物業化管理模式,借助社會力量,建立市場化社會運作機制,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管理模式。 “在物業化管理改革中堅持‘三個不變’,即:政府安全管理責任、防汛指揮、用水調度權限不變,社會化管養承接主體只是‘打工者’的身份,為水庫開展有償服務,不能代替政府職責。”該縣水利局局長張建新介紹,“我局將物業化管理作為開展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嚴格資質要求,對承接主體要求明確其必須具備的專業資質、技術力量和工作職責,切實履職盡責,實現讓專業的事交由專業的人來做。” 據悉,小型水庫物業化管理,是指小型水庫工程安全運行管理責任主體通過公開招標——采購社會服務,由工程安全運行管理責任主體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合同的約定,對投入運行的小型水庫工程進行物業化管理。 物業化管理的全面推行,如同給每個小水庫找了一個“保姆”,從工程巡查、安全監測、維修養護、運行調度、庫區管理、險情報告及時上傳“福建省水庫巡查App”、記錄整理歸檔等方面進行專業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