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粽是情,少了粽子真不行”。每年端午節,肉餡、水果餡、棗餡、栗子餡等各種各樣粽子都上市了,堪稱吃貨的節日,但吃粽子也有很多講究,太貪嘴或食用不當就會影響健康,到底該如何健康吃粽子呢?營養專家這樣建議。 粽子應適量:粽子屬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更合適。因為清香溫熱的粽子吃起來讓人一上午感覺都很幸福。吃了粽子就要相應減少米飯、饅頭、面條等主食,一般來說吃一個大粽子減一小碗米飯即可。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最好趁熱吃:粽子一般要熱著吃,因為熱糯米本身更好消化,而且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不宜冷吃。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在冷后會有變硬現象,五谷雜糧粽子冷后的回生現象更明顯。 注意配蔬果: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且可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但不要搭配西瓜等寒性瓜果類,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注重高纖維:粽子使用的糯米黏度高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健康。 少油低熱量:肉粽早已成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脂肪含量高,一個普通肉粽熱量約為400~500卡路里。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熱量外,還別有一番風味。消化不良的人宜選清爽的小棗粽子或白米粽。 據中國婦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