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一中科技節活動激發學生創作思維。(資料圖片)
仙游一中“中澳班”老師與學生溝通答疑。(資料圖片)
仙游一中“書香閱讀”辯論賽。(資料圖片)
仙游鯉南第三中心幼兒園(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今年高考放榜,來自仙游一中的謝濤以707分居理科全市第一、全省第二。仙游全縣文理科600分以上共168人,與去年相比,增幅達5.48倍。 時間退回到2016年11月20日,仙游縣召開加快教育發展,建設教育強縣千人動員大會,會上提出要以全縣之力建設教育強縣,扎實推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等綜合發展,補短板、強弱項,建強教師隊伍,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3年多過后,“教育強縣”計劃向全縣人民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多個學校實現高考600分的突破,更多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更多的優質教師留了下來。 關愛學子關心教師 今年高考,仙游一中學生林佳儀以612分的總成績位居高考藝術類全省第二名、莆田市第一名。眼下,她正準備報考廈門大學藝術專業。談及高中一邊學音樂,一邊備考高考的經歷,她說:“享受音樂的美妙,也享受學習過程中克服困難帶來的成就感。” 回憶起高中三年的生活,林佳儀用“很幸福”三個字來概括。“記得我第一次跟班主任、數學科蘇夢虎老師說我想準備藝考時,老師尊重我的選擇,還幫我詢問學長的相關經驗。”她說,因為學音樂需要經常請假,蘇老師每次都批假,給她很大的自由度。 “很多人認為學習不好的學生才去參加藝考,其實不然。”仙游一中副校長鄭加金認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學生換下校服,走上舞臺,就是與眾不同的人,我們盡力讓每個學生的潛力得以發揮。” 仙游縣教育局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林慶廉介紹,往年600分以上的學子多聚集在城區重點學校,但今年,仙游榜頭中學、度尾中學、山立學校等鄉村中學的學子也實現高考600分的突破,呈現出多點開花的態勢。 以度尾中學為例,這里的學生多是來自農村,高中入學成績普遍不高。“老師既要給學生補基礎,也要做強化輔導,工作強度大。”度尾中學校長姚振強說。 但這里的老師們不會因為自己是鄉村教師就放松教學,反而,他們大多以校為家。今年高考,該校學生胡志斌考出637分的好成績,他的班主任陳元福即是大部分時間住在學校。 老師高度的責任感,離不開政府提供的重要保障。如實施“教育強縣”計劃以來,仙游全面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落實鄉村教師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生活補助,2018年每人每月400元,2019年7月起每人每月500元。 得益于“教育強縣”計劃,度尾中學還新建圖書館、功能館,圖書館藏書10萬余冊,功能館包含音樂室、錄播室、科普室等教室。 加強硬件提升辦學 上世紀60年代,仙游縣曾連續三年獲高考紅旗縣的稱號,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教育光環漸漸褪色。擺在政府和群眾面前的,是一系列難題:入園難、入學難,基礎設施落后,教師待遇不高…… 為掌好教育這個船舵,縣委書記鄭亞木提出:“要以倚馬可待的速度推進項目建設,辦讓群眾滿意的教育。” 結果是,自2017年以來,仙游縣共新建、擴建、遷建學校36所,其中幼兒園19所、小學17所,總計投資6.9億元,新增學位25020個。僅2018年一年,便有24所學校新建、擴建、遷建完成并投入使用。 為了推進項目建設,仙游縣成立縣委書記、縣長掛帥的前期辦,抽調教育局、財政局、規劃局等部門的精干力量,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事宜。“一般建學校,光是辦手續就要半年時間,在仙游只需要3個月。”仙游縣校安辦負責人柯向東說。 “‘教育強縣’的題中之義還應包括教育均衡,希望每一個孩子能安心在家門口上好學。”縣長吳國順說。 今年秋季,仙游即將新增瑞峰小學、瑞峰幼兒園招生。明年春季,蜚山第二幼兒園、郊尾東湖幼兒園等5所幼兒園可投用,共計新增學位3780個。“從前,仙游實驗幼兒園報名時,家長半夜就去校門口排號。現在,幼兒園越來越多,家長和孩子都有更多的選擇。”林慶廉說。 數據顯示,2018年,全縣教育支出14.594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28.8%;2019年,教育支出14.6494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26.07%。 教育支出中有一個特別項目,為“教育強縣”資金,主要用于教師待遇的提高,且逐年提升,2019年達1.05億元。“教育強縣”資金發放項目包括班主任績效、節假日津貼、已評未聘資金、鄉村教師津貼等。姚振強表示:“過去很多老師都不想當班主任,工作辛苦工資又不高,自從有了‘教育強縣’資金后,老師工作的積極性提升了。” 此外,仙游縣在實施強師優師的同時,辦學品質提升工程也快馬揚鞭:拓寬校長選拔渠道,探索建立校長職級制,注重名師名校長選拔培養;繼續教育經費從全縣教職工工資總額的1.5%提高到2.0%;推進“百校幫百校行動計劃”、“小片區”管理和教育聯盟校工作;實行“一校一品一特色”項目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