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驛道也被稱為古驛道,是古代中國設置驛站的通途大道,古代陸地交通主通道,同時也是屬于重要的軍事設施之一,主要用于轉輸軍用糧草物資、傳遞軍令軍情的通道。如著名的絲綢之路,古代的湖廣驛道、南陽襄陽驛道、青蒿驛道、梅關古驛道等。 驛道始建于漢朝,在唐朝全面展開。據有關資料記載,仙游境內驛道至少有六條。 1、從城關(指縣城)出東門,經金鳳橋、涵井、羅坑、石馬橋、義店、白湖、沙園、杉尾、油潭、進入莆田縣境,全長30多公里,寬1.7米。 2、從城關出南門,經柳坑、仙安、西埔、賴店、柴橋頭、仙嶺頭、寶乾、楊寨、沙溪、梅嶺、楓亭,入惠安縣境,全長30公里。 另一歧道,經長嶺、沙溪、梅嶺、建國、學士、臺斗橋、秀峰、楓亭七里庵進入惠安。 3、從城關西出,經木蘭、井邊、金井、大濟橋、嶺下、溪邊嶺、洋坑、隔兜嶺、上梧街、古瀨、松板橋、惠格嶺,到達永春縣湖洋,全長36公里。 另一歧道,從上梧街,經潭邊、度尾、石牌兜、中岳、埔尾、惠格嶺進入永春湖洋。 4、從城關西出大坪口,經城西橋、龍華、磨頭、金溪、官頭、彭寨至晉江廣橋,全長13公里。 5、從城關西出,經土坑、樟林、坑北、圣山、桂洋、西苑、廣橋、九座寺至德化縣乾頭,全長53公里。 6、從城關出東門,經林碑(靈陂)、洋尾、榜頭、仙水、何嶺頭、三角埕、馬鋪、雙峰、游洋、寨前、潼關到永泰縣梧桐,全長60公里。何嶺關一段現存古驛道石級4045級。 另一歧道,由何嶺頭分岔,經石陽、潭頭、石蒼、田坑、粗溪、老山至永泰縣境。另一條從游洋經濟兜、外仔店、形山鴨、丈嶺、王宮、嶺頭尾到達莆田縣境,全長40公里。 另一歧道,從游洋經天馬、黃龍、尚書橋,到達莆田莊邊,全長60公里。 圖①:賴店老街。 游心華 攝 圖②:何嶺古驛道。 游心華 攝 圖③:蓋尾老街。 游心華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