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今報訊 近日,書峰鄉邀請中國園藝學會枇杷分會理事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林順權博士返鄉,就“優質枇杷技術種植”作專題輔導講座,給鄉扶貧辦、農業服務中心干部、各村主干、種植大戶等100多人進行“充電”,進一步提升家鄉的書峰枇杷之品質品牌。 在培訓中,林順權結合枇杷產業發展實際,對當下中國枇杷栽培形式、各省生產特點、院校科研和優質果園、華南農業大學課題組研究進行深剖析,并從品種、經營、產銷、業態等四個方面對枇杷行業發展行業趨勢進行預測,還與枇杷種植大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指導,讓受訓人員獲益匪淺。 近年來,書峰鄉充分發揮“書峰枇杷”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在打好脫貧攻堅戰中,該鄉把搞活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頭等大事,立足“老枇杷”這一“金字招牌”下足功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已初步形成鮮枇杷、枇杷花茶、枇杷膏、枇杷糕等產業鏈,枇杷產業凸顯強村富民效應,今年產值創歷史新高,突破1.2億元。 據悉,枇杷是書峰鄉傳統的名特優農產品,栽培歷史悠久。栽培品種較多,主要有“早鐘六號”“中紅”“解放鐘”等多個,其中“早鐘六號”為當地主要栽培品種,占總面積的70%左右,主要分布在書峰、四黃、蘭石、錦鯉等6個村,去年產量約9800多噸、產值9800萬元,憑著好品質、好口碑從仙游走向全國,讓這里的種植戶嘗到了產業發展的甜頭,并成功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國森林食品認證稱號。 “此次培訓對進一步提升‘書峰枇杷’的名牌發展空間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特別是給我們指明了城郊型枇杷觀光業和枇杷加工業的主攻方向,以品牌標準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圖①:現場手把手指導。 圖②:培訓現場,人頭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