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煜講解他在研究院中的創作。 游飛 攝 1960年,中國第一個以專業畫家命名設立的專業研究機構——仙游李耕國畫研究所正式創辦,迄今已滿60年?;仡櫧F代中國美術史,冠以在世藝術家名字的研究機構尚無先例,足見當時省、縣政府的重視與照拂。 “特定的環境造就了這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遇?!爆F任李耕國畫研究院院長孫煜介紹,當時東南亞一帶仙游華僑眾多,李耕的畫漂洋過海、享譽盛名,時任印尼總統蘇加諾先生也十分欣賞。在業界,弘一法師以“北齊南李”贊賞李耕;現代畫家徐悲鴻先生評價他為“追蹤癭瓢,其才則中原所無”;美術理論權威蔡若虹先生則認為,“我國古典人物畫傳統流傳至今,保持最完整者唯李耕一人而已”。 遺憾的是,雖得眾多名家嘉賞,但由于李耕一生僻居仙游故里,其藝術傳播有限。為保護瀕危的李耕傳統國畫技法,激勵有志的后學,李耕國畫研究所擔下了傳承重任。 初創之際,研究所僅有4人,李耕自任導師,學員為陳毓和、李樸、孫仁英。1964年,李耕逝世,學生們一如既往地開展創作和研究活動。后來由于歷史原因,李耕國畫研究所一度解散。直到1981年,在時任省委書記項南親自批示下,李耕國畫研究所恢復建制,吸收新生力量,并傳承至今。 2015年,在紀念李耕130周年誕辰之際,研究所更名為“仙游李耕國畫藝術研究院”,并聘請10位省內高校學者任研究院的名譽正、副院長。一個甲子的光陰里,研究院培養了14位研究員,為研究、繼承、整理、發掘李耕國畫藝術做了大量的工作。 研究院多次在廈門、福州、北京等地舉辦李耕及傳人作品展覽,并于1984、1995、2005、2015年相繼舉辦李耕誕辰100、110、120、130周年紀念活動,匯編資料十余萬字,編輯出版了《李耕畫緣》第一輯、《仙游李耕國畫藝術研究院(院刊)》、《仙游度尾瑞云祠李耕壁畫100周年紀念冊》和《二十世紀古典人物畫大師——李耕》等大型畫冊及專著《李耕研究》。除此之外,研究院每年在仙游舉行匯報展覽,還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由研究員親自到校與學生互動,宣傳李耕國畫藝術、培養學生的興趣。 留在研究所工作,不是件輕松事,需要天賦和勤奮。孫煜說:“只有經過勤勤懇懇的琢磨與領會,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無愧李耕的名號?!碑斚?,最讓他焦慮的是院里缺少繼承李耕事業的年輕人才。在孫煜看來,未來研究院的發展還需要分兩步走,一是讓李耕的作品多走出去,二是讓更多的國畫人才走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