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院山,位于楓亭鎮南面,錦屏山麓之東,海拔488米,因山中有寺,曰古院,山號十八壺,故得其名。古院,山峰峻峭,風景秀美,與泉港洪厝坑界。學士社區后隴自然村后有石階通往古院山頂,當地人稱之為三百二階。 石階梯后沿盤山山路可直達古院寺廟。龍天寺位于古院山巔之上,是楓亭南部海拔最高的寺廟。寺宇歷史悠久,相傳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清嘉慶年間龍天寺重建,現留有當時的《重建龍天寺樂捐芳名碑》,1989年古院重修古院護坡,并在墻壁貼上瓷磚留念。古院寺造型古樸,主殿面闊三間進深二座,中設天井,旁有兩護厝相連,集禪房、廚房為一體。環寺周圍,群樹擁簇,別有古剎清幽的意境。寺前一棵古樹沿基臺生長而出,粗壯雄健形似蒼龍,守護著悠悠的古院。 相傳元代,林亨高中狀元時,年53歲。順帝被他的已過知天命之年仍效忠朝廷的精神所感動,特賜他返鄉“跑馬圈山,谷皮鎮海”,即馬跑過的山地,谷皮退潮所至的海域內均劃歸他管轄收租,以度晚年。而古院山就是馬駒跑過的山地,后來林亨為了答謝薛員外家恩澤、把次女嫁到員外家為媳,并把跑馬圈山,谷皮鎮海的耕山與捕魚權寫成契約,作為嫁妝隨嫁員外家,所以直至解放前古院山權仍屬薛家后裔。 古院寺位于兩山峰之間,面向東北,寺前視野獨好,可眺望楓亭鎮區。左有大湖山為鄰,右乃鯉魚山相伴,寶剎門前路下有塊巨石像龜,古稱“老龜拜龍王”。右旁的鯉魚山為鯉魚躍龍門。初秋曉晨楓亭鎮區在裊裊清霧間若隱若現,如同海市蜃樓一般動人心弦。山谷下怪石嶙峋,塊塊都惟妙惟肖,似蟾蜍、獅虎、龜兔等百獸,當地人更賦予這些石頭們一個個生動的傳說,如同給它們注入靈魂。近年來隨著古院觀音閣的新建,環山道路的鋪設,曾經與塔斗齊名的古院逐漸迎來了更多游人香客。 曾許流年,回首萬千。古院深藏著多少楓亭學子年輕時心底的往事,若有閑暇可再回到這里,品一品寺里的山茶,嘗一嘗柴火灶飯煮出的清香,聽一聽秋蟬在林間此起彼伏高唱著,讓你從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體驗山里微風吹拂清涼感覺,放松身心,解去疲乏,忘卻煩惱。 |